【摘 要】
:
目的: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与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1299细胞结合的小分子多肽并在体内外鉴定其结合特异性及靶向性。方法:1.将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1299细胞接种于裸鼠体内,制备荷瘤裸鼠模型,用噬菌体展示随机环七肽库对荷瘤裸鼠进行3轮体内筛选。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噬菌体在肿瘤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的分布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噬菌体克隆对NCI-H1299细胞的结合亲和力,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与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1299细胞结合的小分子多肽并在体内外鉴定其结合特异性及靶向性。方法:1.将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1299细胞接种于裸鼠体内,制备荷瘤裸鼠模型,用噬菌体展示随机环七肽库对荷瘤裸鼠进行3轮体内筛选。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噬菌体在肿瘤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的分布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噬菌体克隆对NCI-H1299细胞的结合亲和力,鉴定阳性单克隆噬菌体。2.提取阳性单克隆噬菌体DNA进行测序获得外源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将重复率最高的序列合成靶向肽NSP1,并进行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FITC)标记合成荧光探针FITC-NSP1。通过肽与噬菌体的竞争抑制实验鉴定所合成的靶向肽与NCI-H1299细胞的结合特异性。3.CCK8法检测荧光探针FITC-NSP1对NCI-H1299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荧光探针FITC-NSP1对NCI-H1299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4.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ITC-NSP1与细胞的结合情况鉴定FITC-NSP1对NCI-H1299细胞的结合特异性;流式细胞术检测FITC-NSP1对NCI-H1299细胞的结合特异性。5.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实验检测荧光探针FITC-NSP1在体内对肿瘤组织的靶向性,并检测荧光探针的最适浓度以及最佳成像时间。分离小鼠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进行离体实验,进一步鉴定荧光探针的靶向性。结果:1.噬菌体肽库在荷瘤裸鼠体内经过三轮筛选,与NCI-H1299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克隆得到富集。第3轮筛选后噬菌体在肿瘤组织的回收率是首轮的341.3倍,富集效果明显。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富集的噬菌体随每一轮体内筛选的进行而增加,第3轮筛选后,与肿瘤组织结合的噬菌体明显多于正常组织。3.ELISA结果显示随机挑取的30个噬菌体克隆中有20个是阳性噬菌体克隆(亲和力>2.5)。4.阳性噬菌体克隆的测序结果显示序列CTNESIGTC重复率最高,且与数据库中已知氨基酸序列无相似性。将此序列合成靶向肽并命名为NSP1,同时进行FITC标记,合成靶向荧光探针FITC-NSP1和随机对照荧光探针FITC-sv NSP1。5.肽与噬菌体的竞争性抑制实验显示靶向肽NSP1可以和相应的阳性噬菌体克隆竞争结合NCI-H1299细胞。6.CCK8结果显示FITC-NSP1对NCI-H1299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FITC-NSP1在各检测时间段均不会对NCI-H1299细胞迁移、侵袭产生影响。7.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FITC-NSP1与NCI-H1299细胞结合的荧光强度为103.553±8.412,而随机对照荧光探针FITC-sv NSP1与NCI-H1299细胞结合的荧光强度为9.653±0.88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FITC-NSP1不与其他癌细胞及正常细胞结合(P<0.01),表明FITC-NSP1对NCI-H1299细胞具有特异性。8.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FITC-NSP1标记NCI-H1299细胞的阳性百分比为70.54±2.15,明显高于其他细胞(P<0.01),随机对照荧光探针FITC-sv NSP1标记的NCI-H1299细胞百分比为7.22±0.36,与FITC-NSP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9.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显示FITC-NSP1在体内会逐渐累积在肿瘤部位,具有靶向性,且在4h时肿瘤组织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大,离体实验结果显示FITC-NSP1不会富集在其他正常组织。结论:本研究采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得到与NCI-H1299细胞特异结合的小肽NSP1,并在体内体外鉴定NSP1光学分子探针与肺癌细胞的结合特异性和靶向性,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结直肠癌(CRC)中TRIM11的表达水平和表达机制。方法:1.RT-PCR分析69对CRC组织中TRIM11 m RNA的表达,Kaplan-Meier分析TRIM11表达与CRC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2.通过R2在线数据分析了CRC组织中TRIM11的表达。3.通过蛋白印迹检测12对CR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TRIM11及H3K27ac的蛋白表达水平。4.在SW620、SW480
目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因可避免生物背景荧光干扰、组织穿透能力强、光损伤小的优点而被用于生物传感和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研究。硝基还原酶(NTR)在肿瘤缺氧状态下过表达,被视为重要的肿瘤标志物,是研究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因此发展NTR激活的近红外探针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而氟离子(F-)对人体健康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摄入不足会导致龋齿、骨质疏松;而摄入过量会导致氟中毒,诱发一系列疾病。因
目的:1、探究胃癌患者血浆外泌体PD-L1(ePD-L1)是否与疾病发展程度相关。2、探究胃癌患者血浆ePD-L1是否能够抑制T细胞活化。方法:1、使用外泌体纯化试剂纯化胃癌患者血浆中的外泌体。2、利用纳米粒子跟踪分析(NTA)技术和NanoSight NS300颗粒跟踪分析仪分析囊泡的数量以及大小;电镜观察外泌体超微结构;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外泌体颗粒上特异标记的CD63和PD-L1抗原。3、利
背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Ⅰ,MHC-Ⅰ)可将肿瘤相关抗原呈递至CD8+T细胞,诱导CD8+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研究表明,肿瘤细胞表面MHC-Ⅰ表达下调是引起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影响MHC-Ⅰ组装和表达的关键蛋白,其异常表达有可能导致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生。钙连接蛋白(Calnexin,CANX)在抗原提呈过程中作为伴侣
目的:食管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而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约占全球的一半;在国内,山西又是食管癌高发地区。碳纳米点(碳点)因其具有突出的光致发光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表面富含官能团易功能化等特点,备受科研工作者关注,已被广泛应用到了传感、生物成像和药物递送等各个领域。针对临床上食管癌治疗手段单一且预后差等问题,本文充分利用碳点的优点负载化疗药物、光敏剂以及靶
目的:1.探究IQGAP1(IQ motif containing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 1)对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2.探究IQGAP1对MMP-2基因表达和活性的影响。3.探究IQGAP1影响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以及MMP-2基因表达和活性的分子机制。方法:1.将GFP-IQGAP1质粒和对照组空载质粒转染至EC9706细胞中,将IQGAP1短发卡RNA
目的:检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患者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内披蛋白(Involucrin,IVL)突变对肿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1.山西地区AEG患者全外显子组测序和ivl突变分析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普通外科手术切除的22例山西地区AEG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运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ibrinogen-like Protein 2,FGL2)与胶质瘤的关系,探讨FGL2在胶质瘤中的潜在预后价值和免疫治疗的靶向性。方法:使用TCGA、GETx和GEO数据库分析FGL2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转录水平,通过TCGA数据库中低级别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FGL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5A及STAT5B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cell lymphoblastic lymphoma,T-LBL)中的表达,从m RNA和蛋白水平分析STAT5A及STAT5B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方法:(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的方法检测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全球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近年发病率持续上升。转移和复发是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转移性乳腺癌易复发、预后差,生存期仅8个月至3年。因此,探寻转移相关的关键分子对提高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非肌肉肌球蛋白ⅡA(Non-muscle myosin ⅡA,NMⅡA)是细胞的肌动蛋白骨架之一,与细胞的迁移、收缩以及胞质分裂等密切相关。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