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发动时相与BMI轨迹对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风险的作用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v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中国儿童青春发动时相评价指标的一致性,分别探讨青春发动时相与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轨迹对青春期血压偏高风险的影响,以及二者对青春期后期血压偏高风险的联合作用。[方法]本研究①分别采用厦门青春期发育队列和中山身高发育队列资料,厦门青春期发育队列共对743名儿童进行了为期2年的随访,每半年随访一次;中山身高发育队列共对15,380名儿童进行了为期12年的随访,每年随访一次。依据厦门青春期发育队列人群,采用男童睾丸发育和女童乳房发育进入Tanner II期的年龄作为性发育启动年龄,采用Preece&Baines非线性生长模型计算研究对象的身高突增起始年龄和身高速度高峰年龄。研究以性发育启动年龄、身高突增开始年龄和身高速度高峰年龄作为青春发动时相的评价指标,将青春发动时相分为较早、适时和较晚,并以联合使用性激素和性发育启动判定的青春期发动年龄(简称为“联用年龄”)作为参照,比较并评估以上3个指标评价青春发动时相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curve,AUC),评价各指标判定青春发动时相的一致性。依据中山身高发育队列人群,采用Preece&Baines非线性生长模型,对研究对象12年的身高随访数据进行拟合,计算身高突增起始年龄和身高速度高峰年龄,将其作为青春发动时相的评价指标,将其分为较早、适时和较晚;采用成组轨迹模型(Group-based trajectorymodel,GBTM),对研究对象12年的BMI随访数据进行拟合,将其分为消瘦轨迹、正常轨迹、超重轨迹和肥胖轨迹四组;按照个体青春期前后BMI跃迁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迟滞性生长、平稳性生长和追赶性生长。采用分年龄、分性别、分身高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第95百分位数评价血压偏高,以研究对象最后一次随访(16~18岁)的血压测量结果作为其青春期后期的血压水平。通过Population-averaged linear model、Log-binomial模型和归因分析模型,分析青春发动时相与BMI轨迹对青春期血压水平和血压偏高风险的影响,以及青春发动时相及青春期前后BMI轨迹对青春期后期血压偏高风险的联合作用。[结果]1.儿童青春发动时相评价指标的一致性研究厦门青春期发育队列中,男童睾丸发育启动平均年龄为10.4(SD:0.7)岁,身高突增开始年龄为8.8(SD:1.1)岁,身高速度高峰年龄为11.6(SD:0.9)岁;女童乳房发育启动平均年龄为9.2(SD:0.7)岁,身高突增开始年龄为7.6(SD:0.8)岁,身高速度高峰年龄为9.7(SD:0.8)岁。以联用年龄为参照,性发育启动年龄和身高速度高峰年龄相比身高突增起始年龄识别个体青春发动时相较早的一致率在男童可达69.13%~100%,女童可达68.00%~78.75%;性发育启动年龄识别青春发动时相较早的AUC为0.6300(SE:0.0283)至0.7135(SE:0.0282),身高速度高峰年龄识别青春发动时相较早的AUC为0.5429(SE:0.0264)至0.5834(SE:0.0275),身高突增起始年龄识别青春发动时相较早的AUC为0.5080(SE:0.0225)至0.5099(SE:0.0250)。以上指标在识别不同青春发动时相中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儿童青春发动时相对血压的影响作用研究中山身高发育队列中,男童突增开始年龄为9.5(SD:1.2)岁,身高速度高峰年龄为12.7(SD:1.0)岁:女童身高突增开始年龄为8.4(SD:1.3)岁,身高速度高峰年龄为10.7(SD:1.1)岁。青春发动时相与儿童青春期血压水平关联具有显著性。以身高速度高峰年龄判定青春发动时相为例,在儿童收缩压百分位数曲线上,青春发动时相较早男童收缩压水平较同性别、同年龄、同身高儿童高5.77(95%CI:4.93,6.61;p<0.001)个位数,舒张压高3.94(95%CI:3.31,4.58;p<0.001)个位数,血压偏高风险增加,RR值为1.59(95%CI:1.47,1.71;p<0.001),这一影响会持续到青春期后期;青春发动时相较早儿童相对发动时相适时者血压偏高风险RR值为1.38(95%CI:1.22,1.56;p<0.001),较晚者RR 值为 0.65(95%CI:0.56,0.75;p<0.001)。青春发动时相较早女童收缩压水平较同性别、同年龄、同身高儿童高4.36(95%CI:3.37,5.35;p<0.001)个位数,舒张压高 1.99(95%CI:1.30,2.68;p<0.001)个位数,血压偏高风险增加,RR值为1.34(95%CI:1.24,1.46;p<0.001),但不同青春发动时相女童血压偏高风险在青春期后期不再具有差异。3.青春发动时相与BMI轨迹对青春期后期血压偏高风险的联合作用研究BMI轨迹对男童和女童血压水平均有显著影响。超重轨迹和肥胖轨迹儿童在青春期发动后血压偏高风险迅速增加,并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直到青春期后期。与体重正常轨迹儿童相比,超重轨迹和肥胖轨迹儿童在青春期发动后血压偏高风险增加,男童RR值低值和高值分别为 1.93(95%CI:1.66,2.24;p<0.001)和 4.51(95%CI:3.67,5.54;p<0.001);女童RR 值低值和高值分别为 1.99(95%CI:1.45,2.73;p<0.001)和 6.49(95%CI:4.36,9.66;p<0.001)。在男童中,青春期发动年龄与BMI轨迹对青春期后期血压偏高风险存在联合作用。青春发动时相较早且BMI超重肥胖轨迹男童青春期后期血压偏高风险最高,与青春发动时相适时且BMI正常轨迹者相比,其血压偏高的RR值为2.37(95%CI:1.91,2.93;p<0.001);青春期前超重肥胖以及青春期期间追赶性生长会显著增加青春发动时相较早的男童血压偏高发生风险。对青春期前超重肥胖且青春发动时相较早的男童,迟滞性生长者血压偏高风险RR值为2.20(95%CI:1.74,2.77;p<0.001),追赶性生长者血压偏高风险RR值为 10.39(95%CI:4.06,26.57;p<0.001)。在女童中,青春期后期血压偏高风险主要受青春期前后BMI轨迹影响。当以青春期前后BMI正常且平稳生长女童作为参照组时,青春期前超重肥胖和追赶性生长的女童血压偏高发生风险增加,RR值范围为5.22(95%CI:0.62,43.99;p=0.605)至31.33(95%CI:1.94,506.39;p=0.015),但迟滞性生长组女童青春期后期血压偏高发生风险与参照组水平相当。[结论]1.与性发育启动年龄和联用年龄相比,身高速度高峰年龄评价儿童青春发动时相的一致性相对较好,当在大样本人群中进行调研时可使用身高速度高峰年龄作为青春发动时相的评价指标。2.青春发动时相较早的儿童发生血压偏高的风险较高,对儿童青春发动时相进行准确评价、追踪和合理指导,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和管理。3.男童中,青春发动时相与BMI轨迹对其血压偏高风险具有联合作用,且持续至青春期后期,女童青春期后期血压水平主要受BMI轨迹影响。对于青春期前超重肥胖、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儿童,控制青春期BMI增长水平可能能够将低其青春期后期血压偏高的发生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美国高居首位。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虽然低于欧美国家,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检出率的提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呈上升趋势。前列腺癌容易发生转移,内分泌治疗通过降低体内的雄激素水平,控制肿瘤生长,是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但随着疾病进展,绝大多数患者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变差,最终发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
大气中持续升高的CO2浓度己经造成了一系列气候问题,通过捕集分离工业烟气中的CO2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显得尤为迫切。其中,CO2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是影响CO2分离效果的关键,对CO2减排工作而言意义重大。作为一种新兴的CO2吸附剂,菱沸石(沸石CHA)已经在碳捕集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技术的合成周期漫长、制备机理不明、微观结构不可控,极大地增加了其推广难度。为解决现有沸石CHA合成工
有机凝胶是一种由有机小分子凝胶因子(LMWGs)在溶剂中以非共价键作用(氢键、范德华力、疏水作用、π-π堆积等)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以近程力作用溶剂分子使其失去流动性所形成的固体或半固体凝胶体系。这种有机凝胶的三维网状结构是由凝胶因子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分子重排、自组装产生的。由于有机凝胶具有的一些独有的特性,使其自问世以来就得到广泛的关注,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选取L-系氨基酸中的脯氨酸、丝氨酸、色
研究目的骨化纤维瘤(ossifying fibroma,OF)和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FD)是两种临床病理特征常常重叠的颌骨纤维性病损,因二者的病变性质不同,临床处置的方法也不同,故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本文应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从形态学关联的微切样品中提取微量DNA和RNA进行精准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和转录组分析,旨在揭示OF与FD的差异,为二者的鉴别诊断以及精准
背景及目的: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当前免疫治疗的效果不甚理想,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肿瘤微环境的存在,导致细胞毒性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能力减弱,或者靶向性的缺失,无法准确地识别肿瘤细胞。M2型巨噬细胞作为肿瘤微环境主要的免疫抑制细胞之一,除了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以外,还可以通过TGF-β途径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证实高表达环氧合酶2(
学位
在现代钢铁冶金发展过程中,炉外精炼是确保钢铁质量和实用性的重要途径,在我国钢铁企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LF炉精炼过程可以提高钢的质量、扩大钢的品种。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产业对钢材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高质量的钢材需要具有强度高、低温韧性好、冷成型性能以及焊接性能良好等特点。硫是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有害元素之一,含硫量较多的钢脆性较大。由于它对金属材料的危害,使脱硫成为钢铁冶金的重要
本论文以稀土正磷酸盐(REPO4)荧光粉为研究对象,就其形貌和物相可控合成以及上/下转换发光性能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在水热/溶剂热反应过程中巧妙使用酒石酸根(Tar2-)和乙二醇(EG),对具有显著一维生长优势的单斜相(m-)和六方相(h-)REPO4(RE=La~Dy)结晶习性进行了有效调控,制备出了高[001]取向的m-(La0.95Eu0.05)PO4 纳米线和 m-/h-REPO4(RE=
目的 探究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肝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2只♂LDL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al B组、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Sal B组予以Sal B溶液腹腔注射,阿托伐他汀组以阿托伐他汀溶液灌胃12周。采用生化检测方法检测小
无线电能传输是集成了电磁场、电力电子技术、物理学、材料学、电路、现代控制理论等多学科强交叉的研究领域,可以有效克服传统供电存在的灵活性差、环境不美观、容易产生接触火花、供电线暴露等问题,消除了传统供电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使电能传输更加灵活安全。无线电能传输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军事、油田矿井、水下作业、家用电器和医疗器械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是典型的多参数、易失谐系统,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