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知识补白”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教材编者对使用者的指导方向。它不仅为教师补充教学内容,还帮助学生拓展基础的语文知识,加深师生对文本的理解,进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忽略了这部分知识,并没有利用“知识补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为了让师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更充分地利用“知识补白”,本文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补白”作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补白”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教材编者对使用者的指导方向。它不仅为教师补充教学内容,还帮助学生拓展基础的语文知识,加深师生对文本的理解,进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忽略了这部分知识,并没有利用“知识补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为了让师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更充分地利用“知识补白”,本文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补白”作为研究对象,共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引言,引言通过论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梳理“知识补白”的研究现状,从而得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通过界定相关概念并阐述“知识补白”的理论依据,梳理分析“知识补白”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主要类型和分布特点。第三部分设置调查问卷,从实践的基础出发,深入分析师生在实际的语文活动中对“知识补白”的认识、使用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得出了“师生对知识‘补白’关注不够且没有深入地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充分使用知识‘补白’、教师教学方法传统,没有创新性、学生对其不感兴趣”等不足之处。第四部分根据调查情况及问题分析给出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的使用策略,即深入了解“知识补白”,树立整体教材观;充分使用“知识补白”,充实课堂教学活动;创新使用“知识补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不同的使用“知识补白”的策略。对于教师而言,“知识补白”应贯彻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提高“知识补白”对语文教学的指导作用;对于学生而言,首先要正确认识“知识补白”多样化的价值,养成阅读“知识补白”的习惯,接着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灵活地学习并运用“知识补白”。这样一方面可以为预习新的语文知识做准备,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学生自身的自学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其他文献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拥有共同的文化始祖,语言和文字作为沟通、传递信息的工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精华凝结在古代浩如烟海的经典著作之中,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就离不开对古代经典名篇的学习,考试作为检验和评价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尺,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而高考是标尺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项。高考语文科目不仅仅考察人才的知识建构,也对思维发展、审美创造等能力进行全
初中语文教学有三大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其中议论文无疑是一大重点,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议论文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加严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教学活动的媒介和载体,这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因此,深入理解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议论文选编的情况,对部编版初中语文议论文的教学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议
实用类文本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的主要类型之一。通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研究,笔者发现实用类文本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结合三年多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实际的实用类文本教学的课堂上,很多教师不愿意花心思去解读实用类文本,很多学生也会因为实用类文本内容比较枯燥,对实用类文本根本提不起兴趣,这就导致实用类文本在义务教育阶段处于尴尬的境地。现代社会需要实践型的人才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教师来讲,作文是教学的必渡难关。对学生来说,语文作文分数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语文成绩。笔者已在陕北农村工作三年有余,在作文教学中有一定的心得体会。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发现陕北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情况下,教师对待作文的态度是害怕教、不去教、没法教,以至于学生对作文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在这样的教与学的情况下,陕北地区农村初中
乐府诗是继《诗经》四言诗、《楚辞》“骚体”诗之后出现的又一诗歌体裁,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乐府诗形式灵活,内容丰富,语言朴素自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均大量选讲乐府诗,这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乐府诗教学的深度及高度却让人大跌眼镜:教师在讲授时将乐府诗与其他诗体不做明显区分,仅对乐府诗概念照本宣科地一笔带过;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个人整体发展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随着人们对阅读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开放性及自主性。这一转变的目的旨在通过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从而为学生整体素养的不断提高奠定基础。本论文主要从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概述、现状等方面入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
小说是由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构造创作而成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中国现当代小说是小说中的一个分支,中国现当代小说选文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与语文教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关于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教学往往容易被忽视且难以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创新。因此,本论文将基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以其中的中国现当代小说选文为研究对象,力图根据选文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文主要包括三个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体现,它所反映出来的是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在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它是千百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任何语言都不独立于文化之外。在我国目前通用的语文教材当中,在相当多的篇目中出现了“竹”这一词,“竹”这一植物不害怕霜雪,能够傲然独立,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竹”逐渐成为了一种美德的载体,成为历来被人所崇尚的君子。因此,其国俗语义也是含义丰富,主要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受学生实际知识储备、写作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教师往往在写作教学中重视传授写作技巧,而容易忽略其他方面的问题。写作资源的欠缺就是被忽略的问题之一,忽略了写作资源的积累,便会导致作文教学浮于表面、费时费力且效果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就容易出现语言空洞、情感虚假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显然是无从谈起。本论文立足于
2019年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覆盖初中全年级,“活动·探究”单元作为语文教材革新的重要标志之一,为发挥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特征提供了文本支撑。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是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未曾出现过的新型单元模式,它依据《课标》(2011年版)中要求的综合性、实践性理念和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全面改变呈现方式,整个单元的设置以任务驱动,更加凸显学生的中心地位,突出活动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