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封育是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最为简便有效的恢复措施之一。本研究以禁牧封育的宁夏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梯度代替时间梯度的方法研究未封育、封育3年、5年、7年与10年的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在土壤剖面及团聚体中的分布及变化,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论:依据大于0.25mm团聚体所占比重R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的变化,封育初期,植被恢复演替促进了0-20cm土层土壤团聚作用,有利于大团聚体的形成。团聚体组成以封育3年的草地最好,封育5年的草地团聚体结构最差,之后随封育年限的延长土壤结构逐渐稳定。封育对水稳性团聚体MWD与GMD的影响主要表现在0-5cm层,封育3年的草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较好,封育5年以后,随着封育年限的继续延长,草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趋于稳定。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强。封育对荒漠草原5-10cm、10-20cm、20-40cm土层有机碳总量影响显著,随封育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均以封育7年、10年的草地较高,封育3年、5年的草地较低。土壤颗粒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以封育7年的草地较高。不同土层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对封育的响应不同。0-5cm与5-10cm土层以封育3年的草地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较高,封育5年的草地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较低;10-20cm及20-40em土层,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则以封育7年、10年的草地较高。不同粒径团聚体以1-0.5mm与0.5-0.25mm粒级团聚体对总有机碳的贡献较大。10-20cm与20-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封育年限的延长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封育对5-10cm及20-40cm土层土壤容重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土层对封育的响应不同。土壤全氮对封育的响应主要体现在10cmm以下土层,以封育3年的草地最低,封育7年、10年的草地较高。土壤有机碳总量与MWD、GMD、土壤孔隙度及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颗粒有机碳与干筛团聚体R0.25、MWD、GMD及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有机碳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