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蓝氏贾第虫(Giardia lamblia)和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sp.)是两种能感染人和大多数脊椎动物的人兽共患机会性肠道原虫。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是一种寄生性原虫,可感染包括兔在内的多种动物。这3种肠道原虫的流行在全世界范围内十分广泛,可引起兔以及其它动物的严重感染性疾病。由于这3种原虫对环境顽强的抵抗力以及强大的繁殖力,使得其可以长期且广泛的存在于环境中,可
【基金项目】
: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编号:CAAS-ASTIP-2016-LVRI-0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计划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氏贾第虫(Giardia lamblia)和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sp.)是两种能感染人和大多数脊椎动物的人兽共患机会性肠道原虫。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是一种寄生性原虫,可感染包括兔在内的多种动物。这3种肠道原虫的流行在全世界范围内十分广泛,可引起兔以及其它动物的严重感染性疾病。由于这3种原虫对环境顽强的抵抗力以及强大的繁殖力,使得其可以长期且广泛的存在于环境中,可引起人或动物相应的肠道原虫病。这些肠道原虫主要侵袭宿主的消化道,造成腹泻、腹痛、脱水以及肠道组织损伤。兔感染这些肠道原虫后,可造成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最终引起病兔营养吸收障碍和生长性能下降,给兔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虽然对肠道原虫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但目前对兔肠道原虫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为明确兔肠道原虫的流行病学,从甘肃省3个流行地区随机采集兔粪便作为样本,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和基因型鉴定。从甘肃省平凉、酒泉、武威3个地区采集了5个不同品种兔的592份粪便样品,其中平凉市373份,酒泉市120份,武威市99份。从粪便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β-贾第素(bg)、谷氨酸脱氢酶(gdh)和磷酸丙糖异构酶(tpi)基因位点检测蓝氏贾第虫感染率,并进行了基因分型研究。结果发现甘肃省兔的蓝氏贾第虫总感染率为8.6%(51/592),其中,酒泉市兔蓝氏贾第虫感染率为14.2%(17/120),武威市的为13.1%(13/99),均高于平凉市的5.6%(21/373)。不同品种兔之间,伊普吕兔阳性率为13.1%(13/99),伊拉兔阳性率为8.7%(38/435),但在伊高乐兔、獭兔、比利时兔中未检出阳性。不同地区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但不同年龄、品种、性别间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分析序列后,发现3种基因型(集聚体A、B、E),优势基因型为集聚体E。本研究采用PCR的方法,扩增小亚基核糖体SSU r 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SSU r RNA),检测了兔体内的芽囊原虫感染。结果发现,兔芽囊原虫总感染率为10.5%(62/592),其中酒泉、武威、平凉3个地区兔芽囊原虫感染率分别为16.7%(20/120)、11.1%(11/99)、8.3%(31/373)。比利时兔(20.0%,1/5)的芽囊原虫感染率依次高于伊高乐兔(16.7%,7/42)、伊普吕兔(11.1%,11/99)以及伊拉兔(9,9%,43/435),獭兔中未检出芽囊原虫。不同地区差别是影响兔芽囊原虫感染的风险因素(P<0.05),但不同年龄、品种、性别间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发现ST4和ST10亚型,其中ST4为优势基因型。采用兔艾美耳球虫种特异性PCR方法,扩增艾美耳球虫核糖体第1内转录间隔区(ITS1)序列。结果发现,兔艾美耳球虫的总感染率为50%(296/592);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共鉴定出了7种不同的兔艾美耳球虫,分别是大型艾美耳球虫(24.5%,145/592)、肠艾美耳球虫(4.1%,24/592)、中型艾美耳球虫(11.5%,68/592)、穿孔艾美耳球虫(19.8%,117/592)、维氏艾美耳球虫(24.5%,145/592)、小型艾美耳球虫(4.9%,29/592)和盲肠艾美耳球虫(0.84%,5/592);以大型艾美耳球虫、维氏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为感染的优势虫种;同时发现所调查的养殖兔中有多重球虫感染的情况,最多包括四重感染。统计学分析显示,不同地区、品种、年龄因素(P<0.05)是影响兔艾美耳球虫感染率的风险因素,提示应该针对这3种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兔蓝氏贾第虫、芽囊原虫、艾美耳球虫感染情况的研究,明确了不同虫种/基因型在兔中的分布状况,分析不同因素对于感染情况的影响。特别是在国内首次发现兔可感染芽囊原虫ST10基因型。研究结果将提高对兔肠道原虫病临床研究、研究地区该病流行强度、感染源跟踪等的认知程度,对进一步评估人和动物的健康风险非常重要,也为未来肠道原虫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基础数据。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养殖业发展迅速,饲料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尾菜作物产量大、将其制作成青贮饲料可以缓解粗饲料不足的问题。青贮玉米已经被大量使用,在反刍动物养殖方面取得了不错成果。本试验以育肥期的尕力巴牛为试验对象、以青贮玉米为对照,研究青贮尾菜对尕力巴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微生物与经济效益方面的影响,为饲用青贮尾菜在反刍动物中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选取10头体重相近、健康的尕力巴牛
牦牛作为青藏高原上所特有可以抗高寒和耐低氧的牛种,是高海拔地区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种。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和水通道蛋白11(Aquaporin11,AQP11)是水通道蛋白家族(Aquaporins,AQPs)成员,在雄性动物精子生成、浓缩和运动等生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关于AQPs在雄性牦牛生殖器官中表达的报道。因此,我们选用不同发育阶段的牦牛睾
牦牛(Bos grunnien)作为一种高原特有牛种,在我国的分布范围主要是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及其毗邻的高山、亚高山地区,对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低氧生态环境适应性很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生态生理适应特性。肺离子细胞(pulmonary ionocyte)是2018年新发现的在人类和小鼠肺脏中分布的一种能调节气道表面生理环境的细胞,而且在肺囊胞性纤维化的形成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对哮喘、慢性阻塞
蜱作为节肢动物中仅次于蚊子的第二大传播媒介,是一种专性吸血且能够传播病毒、血液原虫及细菌等多种病原体的外寄生虫。长角血蜱属于硬蜱科血蜱属,广泛分布于全球多个国家,作为我国的优势蜱种之一,长角血蜱在我国山西等17个省份大量分布。长角血蜱传播的东方泰勒虫及卵形巴贝斯虫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而其传播的SFTSV病毒能够引起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该病的高致死率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miRNA是
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和整合素αv(Integrinαv)同属跨膜糖蛋白,参与细胞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粘附从而发挥相互作用,E-cadherin参与精卵间及精卵与输卵管上皮之间的相互作用且Integrinαv可特异性地识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inine-Glycine-Aspartic,RGD)序列,参与细胞间的粘附,使精子与卵子于输卵管中粘附融合。其在雌性生殖中有着
槐山羊又名黄淮山羊,是我国中部地区优良的地方品种,因其优良的板皮品质和繁殖性能而闻名,调查发现该品种山羊间性发生的概率普遍高于其他品种山羊。间性是一种多发于山羊群体的先天性繁殖障碍疾病,因其常与无角性状连锁而被称为无角间性综合症(Polled Intersex Syndrome,PIS)。PIS严重阻碍了山羊无角性状的选育和整个山羊产业的发展。尽管PIS被广泛认为是由于一段位于1q23的11.7k
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是一种非芳香化5α还原性雄激素,主要由睾酮和雄烯二酮在5α还原酶(5α-reductase,5α-red)的作用下合成。雌性动物卵巢中DHT的浓度远高于血液,说明其在雌性动物生殖系统中可能也发挥特定的生理调节作用。然而,关于DHT在小尾寒羊有腔卵泡发育过程中的合成及调控卵泡发育的机制研究较少。因此,本实验体外培养了小尾寒羊有腔卵泡颗粒细胞,
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产于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杀虫止痛等功效。目前,兽医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湿热泄泻等肠道疾病。文献记载苦豆子有毒,但其毒性大小及其机制还不明确。本论文通过对苦豆子不同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肝毒性机制研究。为苦豆子临床使用提供参考。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TOF-MS)与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简称单增李斯特菌,能穿越人和动物机体的三大屏障,引起胃肠炎、脑膜炎、流产、败血症等,所致疾病呈全球性分布且发病数逐年升高,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和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生物被膜(Biofilm,BF)是一种细菌胞外聚合物,因其特殊的立体多层结构,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多种细菌协同共生,进一步污染食品加工环境以及食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腾冲嗜热厌氧杆菌(Thermoanaerobacter tengcongensis)的tte2635和tte2633基因分别被注释为cmr1和cmr4,属于CRISPR-CasⅢ-B亚型系统。前期研究发现腾冲嗜热厌氧杆菌在高温培养条件下CRISPR相关基因转录上调,CRISPR与嗜热机制的相关性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论文为探究其嗜热机制进行了以下研究:1)嗜热菌中CRISPR结构特征分析。首先从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