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伴随着我国股市的复苏繁荣,我国基金业迎来了第一个黄金发展期。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271只开放式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100只,配置型(混合型)基金90只,债券型基金27只,保本型基金5只和货币市场基金49只。2006年,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平均年收益率高达78.19%,股票型基金(包括指数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92.44%,其中有87只股票型基金的年收益率超过100%,6只的年收益率超过150%;股票型基金总规模增长到2180亿份基金单位,同比增长92.44%。2006年基金业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新发基金的规模迭创新高,百亿基金的发行神话的频频出现。同时,老基金通过持续营销活动也大大扩大了规模。但是,繁荣的背后产生了现实的问题,即我国资本市场是不是适合运作这么大规模的基金呢?是不是基金的规模越大它的业绩就会越好呢?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找到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业绩与规模之间的关系。 本文运用天相证券分析系统的数据,选取2004年4月1日至2006年12月29日之间作为研究的样本期间,并且根据股市的走势以2005年7月1日为分界线,将样本期间划分为熊市阶段和牛市阶段,在这两个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分别考察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业绩与规模之间的关系。其中,熊市阶段选取了34只样本基金,牛市阶段选取了80只样本基金。在对基金业绩的评价上,本文参考国际相关研究,并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采用了7个指标来评价基金业绩。在此基础上,把样本基金按照规模大小分为大型基金、中型基金和小型基金三组,用评价指标分布值分布、均值比较法实证分析三组基金的业绩差异;再进一步利用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考查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业绩与规模之间是否存在稳定持续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在熊市中,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规模与业绩之间不存在稳定持续的相关性;在牛市中,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周平均收益率会随着基金规模的增大而上升,达到一个最优规模后,反而会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而下降。而别的业绩指标与规模之间则并无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