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心导管介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与不良预后相关。目前,CIN有多种定义,由此造成对其发病率及预后的差异性报道。同时,CIN的发生发展机制并不完全明确。因此,针对高危患者建立简单可靠的新型预警模型以尽早评估CIN风险是关键。目的和意义:1.通过比较4种常用CIN定义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PAR)以识别与长期预后最为相关的CIN定义及其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估算各危险因素的PAR,寻找最有价值的干预靶标。2.通过分析CIN高危人群(充血性心衰/慢性肾脏病)构建新型预警模型。研究方法:1.患者选择:连续入组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心导管术的3450名患者。2.观察终点:主要终点:CIN,分别根据4个定义进行定义:(1)CINa,术后72小时内血清肌酐较基线升高≥50%或≥0.3mg/dL;(2)CINb,升高≥0.5 mg/dL;(3)CINc,升高≥25%;(4)CINd,升高≥25%或≥0.5mg/dL;次要终点:全因死亡。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0X回归评估CIN与长期预后的关系并计算危险比(HR);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危险因素与CIN的关系并计算比值比(OR);PAR的计算基于对应的HR或OR及流行情况。研究结果:分析最终纳入了3450例符合入排标准的患者,平均年龄62.94±11.13岁,643人(18.64%)合并慢性肾脏病,1876人(54.85%)合并充血性心衰。总计发生了 248 例(7.19%)CINa,113 例(3.28%)CINb,415 例(12.03%)CINc和421例(12.20%)CINd。无论何种定义,罹患CIN的患者长期预后都更差,其中,CINa 的 PAR 最高(4.92%),CINc 最低(3.71%)。在CINa的独立危险因素中,4个危险因素(充血性心衰、低蛋白血症、高造影剂剂量以及低血压)是可改变的;其中,充血性心衰的PAR值最高(38.06%),低血压最低(4.21%)。针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本文构建的列线图包括6个预测因子(年龄,心率,肾小球滤过率,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和β受体阻滞剂)。与经典的Mehran评分相比,展示出更好的预测能力(曲线下面积:0.76vs0.68,P=0.025)。针对充血性心衰患者,本文构建的简单的列线图仅包括4个预测因子(年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急性心肌梗死和慢性肾脏病)。与经典Mehran评分相比,显示出相似的预测能力(曲线下面积:0.80vs0.75,P=0.061)。结论:1.4种常用的CIN定义均与行心导管术患者的长期预后相关,其中,CINa的PAR 最高(4.92%);2.本文发现的4个可改变的CIN风险因素可能是CIN预防的重要和高效益对象;3.本文基于慢性肾脏病及充血性心衰患者分别构建了 CIN风险预警模型,可以有效评估患者的CIN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