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档次也逐渐提高,尤其是牛肉这种在西方国家被视为身份和地位象征的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疯牛病(1985年在英国首次发现)等问题的影响,国际牛肉市场出现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我国是牛肉生产大国,传统的饲养方式降低了感染疫病的机率,我国牛肉开始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牛肉产业飞速发展,牛肉产量和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然而我国的牛肉产量逐年增长势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内市场需求,相反,这部分需求主要是靠从国外进口得以满足,导致我国牛肉贸易呈现出进口大于出口的现状。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牛肉进口关税逐渐降低,国内牛肉市场面临很大冲击。时代要求我们必须科学正确地认识我国牛肉进出口贸易和生产现状,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正确判断我国牛肉生产和贸易上的比较优势,抓紧时机发展壮大我国的牛肉产业,增强牛肉国际竞争力。基于这一目的,本文试图从流通和生产两个层面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牛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国内主产区的牛肉生产能力进行评价。全文共分五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我国牛肉产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研究理论与方法的介绍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综合上述分析,形成本文研究体系。 第三部分:本章对我国牛肉进出口贸易与世界牛肉进出口贸易进行比较分析,了解牛肉贸易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我国分类牛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结果表明:我国牛肉出口总体上竞争能力比较弱,但是牛肉制品的出口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只不过这种比较优势在2001年以后有所下降。 第四部分:分析我国牛肉生产现状,并与世界主要牛肉生产国进行比较,了解我国牛肉生产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评价我国牛肉主产区的比较优势,为牛肉业合理布局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我国牛肉主产区在生产上具有综合比较优势,这种优势主要集中在中原和东北两个牛肉产区。从而我国牛肉产业布局应该从西部产区和西南产区向中原和东北产区集中。 第五部分:在前两章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牛肉出口缺乏竞争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