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权是目前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出现频率甚高的一个词语。所谓话语权,笔者以为,就是以话语建构(表达)形成对他人控制的影响力。简言之,就是谁有权说话,谁的声音能被传达.话语权的强弱与制度安排(政权、政体形式)、媒体掌控(纸质文本、电子文本、声像等形式)、经济操纵(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形式)、个人地位(德高望重、位高权重)等因素息息相关,紧紧相连。一般而言,掌握政权的利益集团,往往拥有较多或较强的话语权。 教育宗旨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出现的一个教育概念。由于“教育宗旨反映着国家的意志,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它“集中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国家的教育意志及其关于教育发展的总方向、总目标、总纲领、总政策和总原则”。因此,教育宗旨的话语属性理应是官方权力话语,集中地体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依据马克思主义“教育权随所有权走”的教育观,笔者似可提出这样一个命题:话语权随着领导权的变更而流转;话语权的流转必然导致教育宗旨的流变。由于话语权支配着教育宗旨的产生、贯彻、实施和修订,因此,话语权的流转,必然导致教育宗旨的话语流变.因而从教育宗旨的话语流变之中,也可管窥出社会变迁之一斑。 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大陆),在政治上递次存在过三种不同的政权(晚清政府、北京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因此,本研究既要参考政权的变更来确定教育宗旨的流变历程,又要依据教育宗旨自身的演进来划分发展阶段。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着重对涉及话语权与教育宗旨的各个相关定义、概念进行梳理,为其后研究作理论铺垫。第二章主要为教育宗旨的展开研究进行应有的铺垫。从第三章到第八章,将依据教育宗旨自身的流变历程进行研究。每章首先交代制定教育宗旨的背景(考其语境);其次分析教育宗旨的出台过程及具体内容;再次,勾提学者、民众对教育宗旨的反映;最后,察其特征和探其意蕴。结语部分主要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并初步总结出如下几点权作“结论”的粗浅看法: 其一,话语权支配着教育宗旨的“生产”,话语权的流转必然导致教育宗旨的流变。从教育宗旨的流变中,可折射出社会的变迁;从社会变迁的轨迹里,也可探寻出教育宗旨流变的话语根源。也就是说,教育宗旨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嬗变而流变。(共变律) 其二,官、民话语权之强弱与“公共领域”之大小紧密相连。每当一统化的意识形态重建或强化时,必定表现为官方话语一统天下,“公共领域”由此缩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