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血液病患儿化疗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分析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_sec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我院恶性血液病患儿化疗后,血流感染发生的情况,分析恶性血液病儿童发生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易发感染部位,以及病原菌的分布特点、病原菌耐药情况和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等以进一步帮助和指导临床的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血液病房2014年9月30日~2020年10月31日确诊的101例次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血流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和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并对所收集的临床资料按照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类,将数据录入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性别与年龄:101例次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的患儿中男性65例次(64.36%),女性36例次(35.64%),男:女=1.81/1,平均年龄7.78±4.12岁。2.感染率和死亡率:本研究儿童恶性血液病并发血流感染的感染率为1.41%,发生血流感染的患儿中有79例次患儿经过有效治疗后血培养转阴且症状好转痊愈,治愈率中达78.22%,有22例次患儿逐渐恶化死亡,死亡率达21.78%。3.血流感染在原发病中的分布情况:血流感染在原发病中的分布情况按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0.5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5.88%)、恶性淋巴瘤(1.9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0.57%)。4.血流感染时伴随的感染灶:发生血流感染时大部分患儿无明确伴发感染部位,无明确伴发感染病灶者占(57.43%),有明确伴发感染灶者占(42.57%),其中最常见的部位是肺部(33.66%),其余部位分别是皮肤(2.97%)、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置管(2.97%)、肛周(1.98%)、肠道(0.99%)。5.病原菌的种类和耐药情况:所检出的101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为79株(68.32%),革兰氏阳性菌为29株(28.71%),真菌3株(2.97%),其中居于前五位的菌群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二三代头孢耐药率大于70%,耐药率高,对于碳青酶烯类抗生素、阿米卡星等耐药率较低。革兰氏阳性菌对于苯唑西林、头孢西丁、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红霉素等的耐药率大于50%,对于莫西沙星、利奈唑胺、奎奴普丁、替加环素、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革兰氏阴性菌中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6株(5.94%),革兰氏阳性菌中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12株(11.88%)。所检出的三株真菌对于抗真菌药物均有较好的敏感性。6.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在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中,血小板计数及抗生素的选择是否正确与治疗效果相关,血小板计数较高组和抗生素选择正确组的治疗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年龄、血红蛋白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治疗效果未得出明显的相关性,其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恶性血液病患儿发生血流感染时死亡率高,以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为原发病的患儿发生血流感染的发病率最高,多数发生血流感染患儿无明确伴发感染灶,但在有明确伴发感染灶者中以肺部感染最常见。2.恶性血液病患儿发生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次之,真菌检出率明显较低。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及阿米卡星有较好的敏感性。革兰氏阳性菌则对利奈唑胺、奎奴普丁、替加环素、万古霉素有较好的敏感性。3.恶性血液病患儿发生血流感染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和血小板输注对于预后有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receptor agonist,GLP-1RA)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与胰腺炎和/或胰腺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数据库(CNKI)、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
目的: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与患者进展时间的相关性。
目的:本研究初步探讨同轴生理盐水进针法对减少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共纳入2018年9月份至2020年12月份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人11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同轴法穿刺,研究组采用同轴生理盐水进针法进行穿刺,观察两组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55例病人中47例获得特异性病理组织标本,病理诊断阳性率为92.1
目的:脑膜癌病是指各种恶性肿瘤转移至软脑脊膜、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和蛛网膜引起的疾病,致死率高且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如何尽早诊断及有效治疗脑膜癌病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本文通过对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82例确诊为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详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究脑膜癌病诊断及疾病评估的方法,并进行生存预后分析,为脑膜癌病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20
目的:通过观察患者在放大内镜下不同微结构和微血管形态并与术后病理进行一一对应,分析放大内镜下微结构和微血管形态与早期胃癌诊断、分化类型、浸润深度的关系,旨在提高术前评估的准确性,提高早期胃癌的治愈率。方法:选取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放大内镜检查后接受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共165名,将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所观察的表面结构分为圆形、条状、乳头、破坏、消失,微血管形态分为
目的:观察尼洛替尼(Nilotinib)作为一线、二线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CP)患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应用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确诊及治疗的CML-CP患者,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初次诊断时间、TKI初次治疗时间及二代转换时间、白
目的: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胃癌(GC)m RNA表达量进行数据挖掘,找出与GC预后相关的糖酵解基因,构建风险评分模型,并评估其对GC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GC样本基因表达量及临床数据,然后利用GSEA对GC m RNA转录组数据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将富集分析得到的糖酵解基因与临床数据整合后,应用R语言,将其随机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对训练集分别进行单因素、多因素C
目的: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结肠腺癌(colon aden ocarcinoma COAD)信息筛选与COAD预后相关的microRNA,并构建mi croRNA预后模型,为COAD患者预后提供新的评估方案。方法:对TC GA数据库中COAD患者microRNA及临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C OAD与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microRNA,随后,将整个COAD数据集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transrectal ultrasound,CE-TRUS)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到2021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96例PCa疑似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CE
背景和目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目前治疗消化道早癌的一种标准内镜术式,因其不受肿瘤大小限制及较高的治愈率已取代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成为近年来治疗消化道早癌的首选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内镜技术和器械已经有所改进,并发症呈下降趋势,但出血仍然是ESD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术后出血,因其突发及不可预见的特点困扰着许多临床医师。本文将系统分析早期胃癌ESD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