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善者是把行善当成日常生活,竭尽所能地帮助别人,把自己整个奉献出去的人。这种人心怀道德理想,以提高他人和公共福利为己任。令人费解的是,有大量研究表明存在“行善者排斥”(do-gooder rejection)现象(e.g.,Monin,Sawyer,&Marquez.,2008;Tasimi,Dominguez,&Wynn,2015)。研究者提出了 道德自我威胁(Monin,2007)和群体规范偏离(Irwin&Home,2013)这两种机制来解释这一现象。但是在这些研究中行善者的定义并不统一,研究设计也存在一些缺陷。本研究试图弥补前人研究之不足,重新探究行善者排斥现象及其心理机制,共开展了三项研究。研究一验证了行善者排斥现象,共包含三项实验,均采用被试间设计。被试被随机分配到两种条件下,在阅读完行善者或适度利他者的材料后报告对材料中主人公的态度。研究1a使用流浪狗救助者的阅读材料,以效仿意愿为因变量进行实验,结果发现相比行善者,被试更想把适度利他者当榜样。研究1b使用捐款者的阅读材料,以交往意愿和效仿意愿为因变量,在控制了被试的助人态度之后比较被试对两种利他者的态度差异,结果显示相比行善者,被试对适度利他者的效仿意愿更强;不仅如此,他们也更愿意与适度利他者交往。为了消除利他者的家庭责任对结果的影响,研究1c使用单身的公益律师的阅读材料,以交往意愿和印象评价为因变量进行实验,结果发现相比行善者,被试更愿意和适度利他者交朋友,对他们的总体印象也更好。研究一的结果表明:比起行善者,人们更喜欢适度利他者。研究二探讨了行善者排斥的心理机制,共包含两项实验。研究2a对感知到的过度自我牺牲的简单中介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过度牺牲知觉在人物类别与效仿意愿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研究2b将前人提出的两个替代性机制即道德自我威胁(Monin,2007)和群体规范偏离(Irwin&Horne,2013)也纳入中介模型,对过度牺牲知觉、道德自我威胁与群体规范偏离的多重并行中介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总体中介效应和过度牺牲知觉的个别中介效应都显著。研究二的结果表明:过度牺牲知觉是行善者排斥的心理机制。在研究二的基础上,研究三操纵被试的过度牺牲感知,探讨降低感知到的自我牺牲对行善者排斥的缓解作用。结果发现:比起助人为责的行善者,人们更喜欢助人为乐的行善者,且过度牺牲知觉差异是人们对两类行善者存在偏好差异的内在原因。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存在行善者排斥现象,即与适度利他者相比,人们对行善者的喜欢程度较低。并且过度牺牲知觉是其内在心理机制,人们对两种利他者的态度差异源于人们感知到的两者过度牺牲倾向的差异。此外,降低人们对行善者过度自我牺牲的感知有助于缓解行善者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