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既要看其以经济和军事为核心的硬实力,也要看其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果,但远不尽人意。《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座丰碑,其文学价值无与伦比,其研究也一直是国内学术界的热点。其中塑造了数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而人物对话占了全书几近一半的篇幅。它在揭露人物性格身份、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人物对话的翻译不仅要传达原文的意义,还要让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类似的感受,以便读者对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的理解和把握。鉴于此,本文选择对《红楼梦》霍译本中人物对话的等同效果进行研究,旨在从西方译者的角度出发探讨西方读者的接受心理,从而探索出适应当今全球化语境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便为其它中国经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外译提供借鉴。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中人物对话翻译的研究符合国家文化战略的需求,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语域理论为语料分析的理论框架。该理论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重要部分,已被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广泛运用到翻译研究中,成绩斐然。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认为,语域是由三个变量组成,即:语场,语旨和语式。这三个变量随着说话场合、人物关系和说话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而人物对话则能直接反映这种变化,对人物对话的把握有利于接受者对人物的性格和形象更深层次的理解。基于此,本文将翻译等效论与语域理论相结合,采用对比研究和定性分析的方法,以《红楼梦》原著及霍克斯译本为蓝本,选取其中四个代表人物的对话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过程如下:首先对原文的语域进行分析,得出原文的语域特征和语言功能。其次,对比原文与译文的语域以及语言功能,从词汇,句法两个方面,具体阐述译文的等同效果在接受者,对等,效果三方面的实现情况,分析霍译本中的得与失。通过具体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等效翻译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它需要译文在语言流畅,内容达旨,意境气氛,艺术魅力等方面与原文一致。霍译本忠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和风格,把握了人物心理和态度的微妙变化,再现了人物性格特点和形象,艺术效果得以实现,译文读者能够最大程度上产生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其次,霍译本在某些方面仍有不足,主要体现在语旨方面。语域三变量随着说话场合,人物关系和说话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很难始终与原文保持一致,进而导致译文接受者在对等和效果方面不能产生与原文接受者相似的感受。最后,本文总结了霍克斯在再现原文语域的过程中,使用了借用、词性转换、视角转变、顺应四个翻译方法,旨在为更好地翻译人物对话提供一些建议,积极推动中国文学以及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文学作品外译的成功关乎到中国文化的外传。而在翻译过程中,等效与否影响着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霍译本中的人物对话等效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探讨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从而探索出适应当今全球化语境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为中国其他经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外译提供思路,从而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