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以及民族文化构建的重要参与者,译者及其主体性在传统翻译研究中长期被忽视。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视角得到了扩展,而不再仅仅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分析研究。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译者的主体性也逐渐成为了翻译界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 在综述以往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作者结合对霍克思英译《红楼梦》所进行的个案分析研究,对译者主体性这一理论进行了探析。《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由于涉及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红楼梦》还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翻译这部巨作对译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迄今为止,这部小说已经被翻译成了不同的文字,共有20多种外文译本。在这些译本中,英国著名汉学家,戴维·霍克思的英译本《石头记》被公认为最为成功的之一。霍译本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与他在翻译过程中适度发挥了译者主体性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分析霍克思英译《红楼梦》的翻译行为,本文讨究了译者的主体地位,并且探索了译者主体性在整个翻译活动中的体现。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霍克思在整个翻译过程中都充当着一个最为重要,最为活跃的角色。他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贯穿于翻译活动的每一个步骤。受到翻译目的,个人偏好,文化取向,读者意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霍克思在选择翻译文本,理解翻译文本,决定主要翻译策略,创造译本以及安排译本体例时都必然会发挥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性最主要的特征。它们的不断发挥使得译作成为了一种再创造。然而,我们也必须要辩证地看待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的发挥绝不是任意的,它也是受制于很多客观因素的。本文主要探讨了限制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四个主要客观因素:原文本,社会历史环境,意向读者以及赞助人,并指出只有当译者在尊重这些限制因素的前提下,适度的发挥其译者主体性,才能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译作。也正是由于霍克思对他的主观能动性的限制因素有着充分的了解和尊重,他才能够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努力使他的主观能动性与这些限制因素达到了较好的平衡,从而创造出了成功的译作。 本文以霍克思所译《红楼梦》的英译本为蓝本,尝试性地探究了译者主体性,旨在对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其主体性取得更为深刻的理解。作者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翻译研究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贡献出微薄之力。此外,作者也希望本文所做的研究能够有助于译者的翻译行为得到更为客观,科学的评价,以此鼓舞更多地人从事中国名著的翻译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汉英翻译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又能促使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