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与农户种植行为选择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m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粮食安全既关乎全球饥饿问题和粮食贸易平衡,又关乎国内社会稳定。自1994年Brown发表“Who Will Feed China?”以来,国际社会始终担忧中国日益增长的人口和不断退化的资源会威胁全球粮食安全。黛博拉·布罗蒂加姆则在《Will Africa Feed China?》一书中系统阐述了西方国家和媒体对中国人口和粮食需求增加可能造成的世界性危机的普遍担忧。为确保我国粮食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中央政府颁布实施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粮食主产区、“粮袋子”省长负责制等多项法规或政策。但国内外多数关于中国粮食安全的研究侧重于宏观分析,缺乏从农户行为视角探讨中国粮食安全的微观实现机制。前期研究认为,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尽管能够有效促进农地的流转,但农地转入主体往往具有“非粮化”种植的行为倾向。由此,因要素流动诱发的种植结构调整尤其是种粮积极性的下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担忧。然而,随着要素市场的不断发育,上述情形并未成为常态。事实表明2003~2015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比例并未下降,而是从65.22%升至68.13%,粮食产量则从2003年的43069.53万吨增加为2015年的62143.92万吨,实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十二连增”。即使在2016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但当年粮食总产量依然达到61625.05万吨,成为了历史上的第二个高产年。中国粮食的种植主体是自主经营的小规模农户。尽管大规模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导致了对“谁来种粮”的担忧,但小农所特有的行为机理及其所诱致的农业种植的“趋粮化”,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关键的问题在于,在农业经营性收入占农户总收入比重与农业从业人员占比双双下降的背景下,农民的种粮行为为何重新且持续地变得活跃起来?支持中国粮食长期连续增长的微观机制与内在逻辑何在?本研究关注农业要素市场发育情景下农户的种植行为及其种粮逻辑。通过构建“要素流动——资源配置——种植行为”的分析线索,重点讨论:(1)在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背景下,农户受到劳动成本不断上升的刚性约束所决定的种植行为选择;(2)在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地流转的背景下,农户通过农地租赁扩大经营规模所决定的种植行为选择;(3)在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发育的背景下,农户的劳动替代所决定的种植行为选择。基于全国8省1256户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和理论分析表明:(1)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会激励农户种植粮食作物。随着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规模的增加,农业中劳动投入的机会成本不断提高。为实现家庭劳动力的最优配置和务农成本的最小化,非农就业劳动力占比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选择易于进行机械替代劳动的农作物品种——粮食作物,进而融入外包服务市场。(2)租入农地的农户倾向于种植粮食作物,且农地转入率越高,转入户越倾向于种植粮食作物。随着农业生产中劳动成本的增加,农地转入户将面临如何平衡劳动成本最小化和经营利润最大化。考虑到粮食作物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更高,农地转入户可以通过参与外包服务市场,对劳动要素进行替代。进一步的实证结果表明,转入农地的农户或农地转入率更高的农户均增加了在粮食生产中的机械雇佣量。(3)农业外包服务市场的发育会促进粮食作物的连片种植,这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外包服务市场的发育。随着外包服务市场的拓展,农户将选择卷入农业社会化分工,从而释放更多的劳动力进入非农就业市场。尤其考虑到,粮食作物的生产更易于卷入农业分工,由此促进了农户种植行为的“趋粮化”。(4)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农地流转和农业外包服务的发育,共同促成了农户粮食种植行为的发生。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提高了务农机会成本,如果没有农业外包服务的出现,弃耕现象将普遍发生;农地租赁提高了农业中的劳动需求,如果没有农业外包服务的发展,农地租赁不会达到现有的普遍性。这表明,农户种植行为的选择是农业要素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农户应对市场环境做出的理性决策。本研究表明,中国小规模、分散化的农户家庭经营格局并不构成粮食安全的阻碍,相反,却内含着重要的组织优势与可动员潜力。为此,政策选择的重点是,第一,将农业家庭经营卷入分工,需要鼓励农户的专业化种植;第二,改善农业生产布局的组织化,支持区域性的农户参与的横向分工以及连片种植的同向专业化;第三,构建区域性、多种类、多中心的具有适度交易半径的各类农业生产性服务交易平台;第四,优先投资农业机械以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培育农业生产环节的各类外包服务商。上述建议有助于将小农卷入分工经济,并将小农生产融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同时,也有助于在微观层面巩固我国粮食安全的大局。
其他文献
航空运输作为国家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近年来我国航空运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效地支撑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新冠疫情的爆发,暴露出我国航空物流存在的问题,例如:航空物流价值链短、航线网络不健全、航空物流模式单一、重客轻货等诸多问题,使得我国航空物流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航空公司作为航空物流价值链中重要角色,应当积极谋求发展转变,树立链条服务思想,拓展航空物流服务功能,选择合适航空物流模式,实现航空物
文学经典的生成、演变与流传,与近现代社会制度、文化权利转移和审美体制形成有密切关系,具体呈现为“经典化”“去/反经典化”“再经典化”的相关机制与过程。秉承知识社会学立场的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以及文化人类学、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流派,以“上-下对冲”的文化权力斗争方式,破坏了现代主义构建的文化“板结”,“冲决”了知识领域的“割据”与思想领域的“等级”,并将传统经典生成的“潜规则”公诸于众——貌
目的 为医疗机构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我院通过借助信息化建设、加强人员培训考核、开展科普宣教、优化药品供应目录、配备专职临床药师、优化考核指标、及时发布药学情报等措施,构建新型抗菌药物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我院2020年1-12月(新型抗菌药物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和2021年1-12月(新型抗菌药物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后)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为了能够了解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认同以及职业倦怠的应对方式,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了260位杭州等地的高职院校的教师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教师都出现了职业倦怠的问题。本研究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使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探求了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因素,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能够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案与对策,对于保护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最终
期刊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舞台,也是学生表现自我的平台,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指出教师要建造高效的课堂,让学生在现有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得到健全的发展。为此,语文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课堂导入,以及情境创建等方面出发,提出进行高效课堂建构的策略,以便在建立完善的语文施教体系中,提升教学的品质。
<正>巍巍太行山,滔滔浊漳水。武乡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太行精神的主要孕育地。抗日战争时期,武乡是华北敌后游击战指挥中枢。八路军总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一二九师司令部、太行第三军分区等党政军机关曾长期驻扎在武乡。八路军先后有8个旅(纵队)31个团在武乡驻扎。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彭德怀、杨尚昆、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薄一波、罗瑞卿等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在此运筹帷幄,指挥广大军民与敌浴血
期刊
信贷风险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债权人将贷款借给债务人后,在借款届满之前,债务人财务状况的重大变化可能影响其履约能力,给债权人带来损失,债权人能否如期得到约定的本金和利息存在着不确定性。现阶段,银行信贷风险问题愈发严重。文章研究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和控制,分析其信贷风险控制的现状,并对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识别控制的经验进行梳理,总结出当前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与控制的不足和缺陷,并提出有效措施加
在生物、神经心理学等许多学科领域中,一个基础性的研究问题是发现事物潜在的因果关系。揭示复杂系统中的因果关系有助于认识系统背后的自然机制从而辅助做出决策。传统方法通常基于随机控制试验来判断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然而随机控制实验面临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违背伦理甚至是难以实施的问题。而因果关系发现算法研究如何从已有的观测数据中自动地发现因果关系,从而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然而,已有的面向多元时间序列的因果关系
高效且科学的信用风险评估体制是解决银行与用户之间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信用违约风险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银行用户数据存在类别不平衡且原始数据集特征属性有限的问题,一般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是在原始数据集上进行信用风险评估,但是这样不能有效利用数据中的深层信息,并且在模型其泛化能力和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往往不能满足商业银行的需求。为此,本文基于数据挖掘理论提出了一套有效的银行用户信贷风险评估系统。该系统使用特征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