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作为上层建筑之一,可以有效的维护经济基础,但不可避免的,该作用会受历史、政治等因素影响。因此我们对法律法规改革进程的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当前,中国商事登记制度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法典,相关法律法规较为分散,在时间上存在不统一性。不同阶段、不同形势下,中国商事登记制度在登记和监督管理、公法和私法性等方面的侧重点不同。商事登记制度的范畴主要包括企业登记和企业年度检验,两者在概念上区分,逻辑上统一。企业登记是企业年度检验的基础,企业年度检验是企业登记的延伸。同时,企业年检制度在法律和行政上“错综交织”,研究企业年检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法律法规,还能在经济、政治等大背景下,分析我国法律法规的改革发展方向。我国企业年检制度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奉行计划经济、按需分配的经济战略,企业由国家直接掌握,此时的商事登记制度中只包含企业登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逐步引进外商投资,私人拥有企业的数量也不断增加。政府为了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一方面继续完善企业登记制度,另一方面开始建立企业年检制度。1988年,我国正式确立年检制度。199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企业年度检验办法》,规范了年检制度的相关内容,开启了年检制度的新篇章。之后,在1998年和200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分别对其进行了两次修改。企业年检制度的确立,不仅丰富和完善了商事登记制度,便于工商行政机关对企业进行日常管理,同时还能有效的防止企业抽逃资金、登记造假等经济犯罪的发生,从而维护经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企业年检制度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从1988年年检制度的正式确立,到1996年年检内容的进一步规范,再到1998年和2006年的两次修改,可以看出,我国在制定和修改年检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始终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一方面服务于政府大政方针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也完善了我国的企业年检制度。2013年,我国先后在深圳、广州和上海自贸区内,推行新的商事登记制度,其中提到将各自区内的企业年检制度废除,并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印发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将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替代先前的企业年度检验制度。紧接着,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并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具体阐明了年报制度从登记到公示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这意味着实行了二十多年的企业年检制度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则是更适应时代的企业年报公示制度。年检制度的消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年报制度的出现也不是空穴来风。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劳动力成本上升、投资环境不佳、市场竞争恶化等问题接踵而至,这迫使政府对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核心是市场化和去行政化。企业年检制度能够帮助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掌握各个企业的基本信息,保证市场的稳定和安全。然而,随着现代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年检制度的不足逐步显现,例如:行政机关的权力滥用、未充分利用企业年检信息等。新形势下,亟需寻找一个新的法规制度来代替年检制度,解决年检制度中出现的诸多不足之处。年报公示制度的出现,有助于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实现社会公众需求和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平衡。年报公示制度要求企业将年度报告信息通过信息公示系统对外发布,这意味着,监管企业的主体不只限于行政管理机关,市场有更大权限对目标企业进行监管。事实上,早在1993年,上市公司就已经开始实行年报制度。上市公司的年报制度与非上市公司的年报公示制度在公示对象、年报提交的行政对象、公司的资金和组织机构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将研究范围限定在非上市公司的年报公示制度。年报公示制度与年检制度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更偏重于企业的“质”。在内容上,年报公示制度要求企业公示其经营状况相关信息,例如企业的财务状况、负债表等,相反,企业注册登记内容则被弱化。年报制度要求企业将年报材料通过工商管理机关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外公布。借助互联网的广阔平台,企业公示的信息不再只受行政机关监管,更多情形下是受到更广泛的民众的监督。此外,在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过程中,工商行政机关工作透明度也显著提高。年报公示制度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企业年度检验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对活跃中国市场经济、稳定市场经济形势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年报公示制度在我国“简政放权”的制度改革中,也起到很好的典范作用。无论是企业年检制度,还是年报公示制度,都属于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内容。在任何国家的法典中,商事登记均兼具私法性和公法性,而长久以来学者对商事登记法律性质争论不休,是因为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条件和政治背景下,商事登记所表现出的公法性和私法性的侧重点不同。本文正是以这一概念为主线,首先介绍了商事登记制度的起源和概述,以及商事登记制度与企业年检制度的关系。其次从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简要探讨了商事登记制度中,企业年检制度逐步转变为年报公示制度的原因和意义。接着对我国现行的年报公示制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年报公示制度的概述、意义等,并将其与上市公司年报公示制度进行了对比。最后,本文从完善年报公示制度的法律基础、规范年报公示制度的内容和建立年报公示相应配套制度三方面,为年报公示制度的实施和改革提供了参考建议。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商事登记制度。这一部分首先是对商事登记制度的概述,包括商事登记的起源以及国内外学者对商事登记的不同定义和分析。其次介绍了学者对中国的商事登记之法律性质的不同观点,主要是三种:公法性质说、私法性质说和双重性质说。最后介绍了商事登记的法律保障,包括交易安全、交易效率、商业信誉三个方面。第二部分是我国的企业年检制度。首先对年检制度的定义和内容进行了概述。接下来介绍了我国企业年检制度的改革发展历程,包括1988年年检制度的确立、1996年年检制度的规范以及1998年和2006年对年检制度的两次修改,并从经济条件和政治背景等方面,分析了企业年检制度起源和改革的原因和意义。最后,分析了我国年检制度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年报公示制度。第一,介绍我国深圳和上海自贸区内实行的年报公示制度;第二,介绍我国现行的年报公示制度;第三,针对不同时期年报公示制度的不同形态,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和作用。第四,介绍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公示制度。第四部分是对我国现行的年报公示制度的建议。这一部分通过对我国商事登记制度中,企业年检制度转变为年报公示制度的分析,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制度实施和上海自贸区试点的经验,针对我国现行的企业年报制度,提出未来实施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