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生命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初中《生命科学》正是生命教育的显性学科,教材中有许多围绕生命教育的内容,因此生命科学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很好的载体。作为生命科学老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增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意识,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显性和隐性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并加以拓展,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使学生懂得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意识,学会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阐述了在初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通过例举学生漠视生命的例子,探讨了学生轻生的原因,强调了开展生命教育的紧迫性,分析了初中生命科学课程与生命教育的关系。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生命教育概念作了界定,从马克思主义生命思想、自然主义教育原理、人本主义理论的心理学原理、生命伦理学、生命哲学、人的个性发展理论的基本原理等多角度分析了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并介绍了国内外开展生命教育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初中生命科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研究策略,介绍了在生命科学课堂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法、热门话题法、数据说理法、信息技术法、实验实践法和案例分析法等融入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并分析例举了初中生命科学教材中可以融入生命教育的章节内容和案例。为了检验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实践效果,本研究采用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法教学实验,经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利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的涉及生命教育的问卷调查,对搜集的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学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对生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上有明显提升,在问卷有关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的全部28项调查项目中,实验组有13项比对照组表现有明显差异,占调查项目总数的46.43%;通过生命教育,实验组学生能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面对死亡的态度更具坦然和积极,敬畏死亡,珍惜生命的比例提高了近28%,实验组的学生对人的生命的认识有了更清晰的解读。研究显示,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论文同时反思了实施生命教育中需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