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由于髋臼解剖位置复杂、骨性形态不规则,其治疗一直是创伤骨科医生的重点难点。对于累及后壁、后柱的髋臼后部骨折,其毗邻的臀上神经血管束、坐骨神经、旋股内侧动脉等组织无疑增加了手术风险和难度。目前治疗髋臼后部骨折的常见手术入路有经典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改良Gibson入路、大转子翻转截骨术以及改良K-L入路等。然而,这些入路或学习曲线较长,或手术创伤较大,或手术并发症较多。因此,本课题组针对目前术式的不足及解剖学特点,提出治疗髋臼后部骨折的直接后方入路,以期能经肌肉间隙进行显露并实现骨折复位内固定,从而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最终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疗效。目的:本研究旨在测量直接后方入路的安全显露范围,评价其治疗髋臼后部骨折的安全性;探讨该入路的手术方法,并对直接后方入路与K-L入路治疗髋臼后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1.取新鲜尸体标本6具,双侧臀部均采用直接后方入路模拟手术操作,测量髋臼后部显露范围,记录臀上神经血管束及坐骨神经相关解剖参数。2.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经直接后方入路治疗的10例髋臼后部骨折患者资料,收集术中、术后相关数据;采用Matta改良的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系统评价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3.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5例髋臼后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K-L入路者24例;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直接后方入路者21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及随访资料。结果:1.直接后方入路显露范围是整个髋臼后壁、部分关节囊及大部分髋臼后柱(坐骨大孔上缘至坐骨棘),平均切口长9.82 cm。臀上动脉、静脉、神经与坐骨大切迹相交处距坐骨大切迹顶点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0.55、15.02、3.00 mm。坐骨神经外侧缘与梨状肌上缘、下缘相交处距坐骨大切迹顶点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8.85、28.06 mm。2.10例患者平均切口长9.6 cm,平均手术时间50 min,平均术中出血310 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9.3周。根据Mata影像学标准,复位质量优7例,良3例。根据改良Merled’Aubigne-Postel评分系统,末次随访患髋功能优6例、良2例、可2例。3.直接后方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切口长度均小于K-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末次随访患髋功能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复位质量及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直接后方入路能够在不离断外旋肌群的情况下经臀中肌-梨状肌肌间隙直接显露髋臼后部,既能为手术提供足够的安全显露范围,也能避免损伤周围血管神经组织,能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可作为治疗髋臼后部骨折的一种不错选择,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