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结肠癌是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死率的消化道癌症。治疗结肠癌的首选方案是外科手术治疗。但在中晚期结肠癌中,手术无法达到根治性切除,术后易于转移复发,降低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期。寻找有效的针对结肠癌治疗的靶点是对结肠癌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众所周知代谢重编程已成为癌症的一个主要特征。其中一种显著的代谢重编程特征是氮元素代谢的异常。本课题重点研究了谷氨酰胺代谢和尿素循环这两个重要的氮代谢过程在结肠癌中的改变和对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肠癌是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死率的消化道癌症。治疗结肠癌的首选方案是外科手术治疗。但在中晚期结肠癌中,手术无法达到根治性切除,术后易于转移复发,降低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期。寻找有效的针对结肠癌治疗的靶点是对结肠癌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众所周知代谢重编程已成为癌症的一个主要特征。其中一种显著的代谢重编程特征是氮元素代谢的异常。本课题重点研究了谷氨酰胺代谢和尿素循环这两个重要的氮代谢过程在结肠癌中的改变和对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并希望找到与谷氨酰胺代谢及尿素循环过程相关的具有潜在临床意义的治疗靶点。在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首先得到了与谷氨酰胺代谢和尿素循环过程相关的36个基因,应用TCGA数据库中的结肠癌数据样本,通过Cox回归分析筛选出了3个与结肠癌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即ASNS,CEBPA和CAD。并且发现这三个基因全部与天冬酰胺代谢相关。利用这三个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可以将结肠癌患者分为生存期截然不同的两个聚类。我们进一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来自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16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结肠组织中3个关键基因的表达,以验证我们构建的聚类模型。我们还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GO和GSVA分析两个聚类中生物功能和物质代谢相关通路的表达差异。再利用IPA基因互作网络系统预测分析ASNS和CEBPA的上下游关系和可能起到作用的上下游差异基因。最后利用XCell软件和TIDE系统算法分析两个聚类中的免疫细胞浸润差异和对免疫治疗的反应效果。结果发现:我们通过ASNS,CEBPA和CAD的表达差异构建了聚类模型,即Cluster1和Cluster2。Cluster1的生存期明显高于Cluster2。通过临床标本初步证实了我们所建立的聚类模型是具有实际临床意义的,还发现了ASNS和CEBPA基因的不同表达模式与结肠癌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而CAD的表达模式与术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具有相关性。IPA分子机制预测表明,CEBPA是ASNS的上游调控因子,另外CREB、胰岛素和RNA Pol II是调控CEBPA和ASNS表达的关键上游因子。此外,TIDE算法分析发现Cluster2对于免疫治疗具有较好的反应。我们认为通过ASNS,CEBPA和CAD的不同表达模式可以预测结肠癌患者的预后以及接受免疫治疗的效果。我们第一章的工作主要是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的预测性研究,并经过了初步的实验验证。说明ASNS,CEBPA和CAD具有预测结肠癌预后的作用,以及作为结肠癌个体化治疗的新型靶点的潜质。我们在筛选与谷氨酰胺代谢和尿素循环过程相关的肿瘤预后基因时,除了确定了3个关键基因外,还筛选出了CPS1这一直接参与到尿素循环过程的基因。因此决定重点研究CPS1在结肠癌中的作用。通过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代谢组学实验研究方法,探讨CPS1对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增殖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中的分子机制。我们应用慢病毒转染敲除了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中的CPS1基因,随后我们通过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细胞凋亡和周期实验,以及裸鼠皮下移植瘤实验去研究敲除CPS1对Hct116细胞增殖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再通过代谢组学研究方法,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研究其中的分子机制并找出CPS1作用的分子通路。结果显示:敲除CPS1可以加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的增殖、迁移能力和成瘤作用。因此CPS1在结肠癌细胞中起抑癌作用。CPS1的差异表达使得细胞内多种代谢物水平发生改变,其中主要以核苷酸、氨基酸和脂质类为主。CPS1主要作用于AMP-AKT/AMPKm TOR通路和AMPK-FOXO1通路,使其异常表达活化,从而发挥抑癌作用。我们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阐述了CPS1在结肠癌中发挥的作用。CPS1作为结肠癌的抑癌因子在今后的结肠癌个体化治疗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成为结肠癌分子治疗的靶点和预后标志物的潜质。
其他文献
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改变了现代和未来的战争模式。为保障信息传输的可靠性,通信系统须具备抗干扰能力,其中跳频技术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通信抗干扰技术,受到了众多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本文设计了基于USRP RIO平台的抗干扰自适应跳频通信系统框架,并进一步研究实现了基于强化学习决策的抗干扰通信系统和基于深度学习预测的抗干扰通信系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智能抗干扰技术,有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与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日常便捷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离不开个人身份识别系统。目前,使用证件、密码等传统的判别身份的方法由于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逐渐被淘汰,基于人体生理特征的生物信号身份识别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由于不同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且生理信号独有的唯一性、稳定性、难伪造性等特征,利用其进行人体的身份识别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以光电容积脉搏波(PPG)信号与心电(ECG)信号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人口老龄化加剧,针对膳食与健康的核心问题,开展食物的营养功能评价和相关营养干预研究已成为食品营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芝麻酚(Sesamol)是我国重要油料作物芝麻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医药日化研发过程中。近年来研究发现,芝麻酚可以透过机体血脑屏障,并在脑内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然而,目前关于芝麻酚能否改善衰老及其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诱导认知
染色体易位产生的PML/RARα融合蛋白是驱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发生发展的关键因子。PML蛋白是重要的抑癌蛋白,通过形成PML核体这一关键结构发挥抑癌作用。大量研究显示,PML/RARα融合蛋白可通过破坏PML核体的结构进而干扰PML的抑癌活性,最终导致APL的发生。尽管PML核体被PML/RARα破坏这一现象早已被发现,但具体
不确定参数广泛地存在于工程系统中,研究不确定参数的影响对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具有重要意义。响应面方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不确定分析方法,然而,在处理周期性时域响应时,其拟合精度会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液体火箭设计中,工程人员迫切地需要掌握不确定参数影响火箭响应的规律。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进行了以下三项研究:提出了响应面方法和信号分解方法相结合的不确定分析方法。在分析不确定参数对时域响应的影响时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虽然异构网络的提出和使用满足了不同的业务需求,但是也增加了网络的复杂性。同时,伴随着5G网络的大规模商用,由于增强型新技术的不断引入,移动通信网络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异构。网络运营和维护的复杂性迫使移动运营商需要寻找新的策略来保持竞争力。然而,现有的网络故障诊断方式大多依赖于人工测试和时间堆积,存在优化周期长、资源耗费大等问题。因此,本文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角度出发,
淡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海水淡化技术来缓解淡水短缺。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往往需要较高的能耗,因此,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技术逐渐引起关注,提高其太阳能利用率的核心在于光热转换材料。贵金属材料虽然具有较好的光热转换性能,然而其价格却十分昂贵,因此,本论文考虑采用平价金属替代贵金属材料制备成光热转换膜,并对其进行改性优化。同时,光热转换膜的性能不仅与其本身的性质有关,也与其表面结构有
背景和目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一种由致病微生物感染心脏瓣膜、心内膜结构或其他心脏留置装置,从而导致局部组织炎症及全身菌血症的感染性疾病。尽管诊断和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IE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早期识别高危患者以调整治疗方案,可提高生存率、改善长期预后。本研究旨在探究入院时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计数比值(Neutrophil-to-platelet
山西冬季降水量(主要是降雪)极少,全省各地市冬季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的百分之二到三,冬季干冷,土壤墒情差,造成第二年春播困难或抑制越冬作物的正常发育。充分了解山西冬季降雪云的微结构和形成机理,可为设计人工增雪催化作业方案提供依据。为深入研究山西冬季降雪云微物理结构,本文借助飞机、雷达、卫星等观测资料,结合中尺度WRF模式,对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降雪云的结构特征和主要微物理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对2011年
怒江-萨尔温江(NSR)是东南亚最长的自由流动河流,在当地的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该流域气候多样,地形复杂,观测资料匮乏,制约着该流域尤其是下游的水文研究。揭示该流域的水文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涉水灾害的有效应对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在NSR流域搭建了一个基于山坡产流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GBHM-SW,利用ERA5再分析数据驱动模型重建了历史期的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