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实践美学”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萌芽,20世纪90年开始形成体系,①是中国当代美学界和文艺学界在对中国主流学派“实践美学”的反思与批判中兴起的一股美学思潮。它主要包括杨春时的超越美学、潘知常的生命美学。它批判的目标对准了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实践,主张以一种新的本体即生存、生命来替代实践本体,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解释美学范畴,建立新的美学体系。后实践美学的观点明显的是以西方当代哲学为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并且坚持美学的哲学取向,自觉地去建构美学的形而上形态。审美超越作为后实践美学理论建构的核心范畴和关键概念,对其内涵的阐释有助于我们理解后实践美学对西方当代哲学美学的借鉴,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审视它的意义,反思它的缺陷,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我们从梳理“超越”和“审美超越”的范畴入手,来对后实践美学理论中的审美超越内涵进行阐释,然后与西方哲学美学相联系,探讨审美超越理论对西方哲学美学理论的借鉴和吸收。
“超越”在中西语言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逐步形成超过某种界限,达到某种境界的意义,指向人性中对精神自由的向往。而“审美超越”范畴在与科学超越和宗教超越的比较中,意义也呈现出来,即它置身现实人生,通过自身存在的敞开,追求内在的无限自由性。
论文首先通过实践美学和新实践美学对审美超越的不同理解,来阐释后实践美学中的审美超越问题。后实践美学在“生存”或“生命”的逻辑起点和哲学基础之上,建构“审美超越”理论。审美超越的内涵指向对现实否定、批判和升华,崇尚审美的个体性、瞬间性和体验性,它向往审美的自由性和理想性,它具有“形而上性”和超验性,最终指向人类的终极追求。
在第二章,我们主要探讨后实践美学中的审美超越理论对西方当代哲学美学的借鉴和吸收。审美超越理论借鉴了胡塞尔现象学的“主体间性”概念,把主客关系转化为两个生命体之间的关系,从而阐释审美的自由性、理想性、体验性和审美对现实的否定、批判和升华。从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和马丁·布伯的理论中得到启示,审美超越理论阐释了它的形而上性、超验性、自由性、体验性。借鉴了解释学的“视阈融合”,丰客体在融合中向新的视阈发展,审美超越通过体验来追寻生命的意义。审美超越借鉴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通过对社会的否定、批判来维护对人的存在和生命意义。审美超越吸收了柏格森和狄尔泰“体验”说和“直觉”说,从而为审美超越理论的体验性和个体性找到了哲学的依据。通过对蒂利希宗教哲学中的神学观念地剔除,把终极追求赋予了审美活动所具有的超越性。
在第三章,我们讨论审美超越理论的意义和缺陷。我们从审美超越对美学本身、对于艺术和对于社会人生这三个方面来阐释它的意义;对于它的缺陷,我们从它历史底蕴的不足,审美个体主义倾向,对马克思的曲解和概念的模糊性来阐释。
在第四章,我们从分析马克思的实践观入于,探讨审美超越理论的归宿。笔者的结论是,马克思把美同人的解放历史的联系起来,而人类的历史解放是实践活动的历史性完成,也就是扬弃了实践的异化性。这时审美才是可能的。审美超越理论因其哲学基础和逻辑起点的抽象和空泛,而显示出理论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