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智人群的隐喻能力:寻找弱智教育的哲学模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n613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着重讨论了弱智人群的隐喻能力与应用价值,通过这一粗略的回顾,在较大范围内综述了当今学术界有关隐喻的各种观点.该研究在探讨弱智人群划分的背景、隐喻的哲学渊源的基础上、根据弱智人群隐喻能力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弱智人群教育的哲学模式.从哲学观点来看,作者认为隐喻是一种含有活力和创意的想象力,甚至于可以认为隐喻本身就能成为一各认识论真理的方法.作为一种"不明言"、"不精确"的知识体系,隐喻在认识论与教育心理学上的地位应该力求一致.试验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弱智人群中的确存在隐喻能力,从而,推翻了智能落后人群不具备隐喻能力的论断.此外,我还发现,某些弱智的学生还比非弱智的学生有更强的和更持久的隐喻能力.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隐喻能力与其他学习的能力,尤其是与学习外语的能力也有着密切的相关.
其他文献
早孕反应是指妊娠6周到12周之间出现的以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征候群。该反应的严重程度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一般按呕吐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种。在孕
儿童是在游戏中成长起来的,运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常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培养策略有哪些,是如何形成的呢?本研究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在实际活动过程中探讨如何在游戏中
藏族小学生学习汉语方面学习动机强是藏汉双语教学发展的根本保证。藏族小学生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研究,有助于探寻影响藏族学生第二语言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而有利于进行相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中国老年人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发展的相关因素,对指导老年期的社会适应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法,对300名5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了需要、兴
近年来,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在教育上,师资力量的配置不均是城乡教育不均衡现象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流动作为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对教育公平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