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研讨课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daye_bibi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世纪初,为了提高我国本科生教学质量,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新生研讨课应运而生。新生研讨课提倡在教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新生在主动参与和充分交流中启发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顺利完成从高中阶段向大学阶段在学习上和心理上的转换和适应过程。本研究基于大学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者的多元视角,运用量化和质性研究方法,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内高校对于大学新生研讨课的实践,提出改进策略,以促进大学新生研讨课课程质量的提升。论文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对大学新生研讨课进行概述。介绍了新生研讨课产生的背景,总结了新生研讨课课程的特点,并对课程评价理论的四个历史时期和评价模式进行分析,以期找到适切的课程评价的理论依据。其次,对大学新生研讨课调研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在探讨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基础上,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维度编制了调查问卷,分析大学新生研讨课的实施情况。论文对江南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4所高校的600余名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认为:大学新生研讨课总体实施情况较好,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受到大一学生的好评。在课程目标方面,通过新生研讨课,学生的探索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在课程内容方面,教师选择课程内容还没有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在教学方法方面,总体来说,教师能够使用专题研讨的教学方法;在课程实施方面,学生对所学课程的重点难点还掌握得不到位,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在课程评价方面,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较为满意,学生对自己在课程中的表现较为满意。再次,对大学新生研讨课进行质性分析。从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多元视角进行访谈研究,进一步了解新生研讨课的实施情况。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材料进行分析,得出大学新生研讨课的实践价值与存在问题。大学新生研讨课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构建师生研讨的教学共同体;小班教学名家领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部分教师对新生研讨课的授课方式没有转变;学生对新生研讨课的学习形式还没有完全适应,学校对新生研讨课的保障机制不健全。最后,针对大学新生研讨课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分析美国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新生研讨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改进策略:第一,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包括设立发展性课程目标,把握课程建设方向;选择引导性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水平;运用多样性教学方法,优化课程指导措施;实行监管性课程实施,提升课程服务质量;构建多元化课程考评方式,体现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二,加强大一新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包括加强学生兴趣培养,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注重学习习惯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第三,健全保障机制,提升学校课程管理水平。包括加强教师培训与课程评估;建立有效的教师监督与学生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提高管理品质。
其他文献
在当今体育行业趋于饱和的状况下,本文通过调查四川省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出解决方法,增加创业比率,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有效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要求人才具有综合知识及跨专业的技能。在此背景下,以人文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发展的重点,我国在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改进。社会、经济、文化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新的影响,提出新的要求。面对每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现代电力系统装机容量的增加、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以及矿口电厂的发展,必然趋势是远程输电线路的增多,这些输电线路的任务是将距离遥远的大容量
责任作为伦理学中古老的范畴,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对象,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外来文化的渗透及社会转型的负面作用,责任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责任教育也被提上日程
随着新时期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也飞速发展,现代人的工作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其中高校教师工作负荷更是超超出一般员工群体1。在这样的冲突与压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在社会转型期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当前,我国高校德育面临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改革高校德育以提升实效成为人们的共识。共生理
创业教育是为了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当中,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也是目前社会的发展趋势,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对学生进行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培养,使其在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人才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随着国务院出台了关
本文以当前流行的健身方式中参与度较高的城市社区广场舞为视角,探讨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亮点与矛盾之处,以期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和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