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草稻(Oryza sativa f.spontane)是全球稻田三大恶性杂草之一。由于其生长期短、苗期生长迅速、分蘖多、养分利用率高、抗逆性强、种子落粒性、休眠性等杂草性,长期与栽培稻伴生并具有更强的竞争性,影响栽培稻生长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因为杂草稻与栽培稻在形态和生理代谢上的相似性,尚没有安全有效的化学除草剂可用,理论上提出的预防为主,辅以诱萌灭杀、轮作、改变栽培方式等技术措施,很难实施,生产实际中还主要依赖人工拔除,耗时耗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免耕直播、油麦套稻等轻型栽培措施的普及推广,杂草稻大面积爆发,严重影响到水稻的安全生产。因此,探索杂草稻经济有效的防除技术是水稻生产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为了消耗杂草稻种子库和抑制杂草稻的出苗,研究了土壤深度和淹水对杂草稻越冬种子的消耗、出苗的影响,进一步重点研究多种栽培方式配合化学除草剂噁草酮防除杂草稻的技术。研究结果如下:室外冬季埋藏试验表明,杂草稻种子在土壤中埋藏越深,越利于其越冬存活,LYG(连云港)、TZ(泰州)、SZ(苏州)3个种群在20cm深度埋藏的杂草稻越冬后的萌发率相比0cm要显著高出23%~32%不等。淹水利于土壤中杂草稻的耗竭,淹水90天后土壤中杂草稻存活率不足1%。盆钵试验发现深耕和淹水都利于抑制杂草稻出苗,湿润环境下,播种深度达到2cm时,3个种群杂草稻的出苗率相比土表分别显著降低7.59%、10.51%、16.46%,播种深度超过8cm时,出苗率都不足5%。淹水环境下同样播种深度,杂草稻出苗率都要低于湿润环境。因此,秋收后田间不翻耕、淹水,有利于杂草稻种子的越冬死亡,开春深耕、淹水,利于抑制杂草稻出苗。通过对不同施药环境和施药时间的杂草稻和栽培稻生长状况的比较研究发现,噁草酮对杂草稻有效对栽培稻也会产生药害,选择合适的水分环境、施药时间才能既有效防除杂草稻又对栽培稻安全。盆钵试验表明噁草酮对3个种群的杂草稻都有效,最佳防除率都能达到100%。透气条件下,噁草酮对栽培稻的药害最低,但对杂草稻的防除效果也差。饱和水分条件下,噁草酮对杂草稻防除效果较好,150g·ai/hm2剂量下就对其出苗率和鲜重分别抑制89.61%、61.87%,在450g·ai/hm2剂量下均达100%。只有药后播种栽培稻安全性较高,最高剂量600g·ai/hm2下,栽培稻出苗率和鲜重仅分别抑制38.06%和39.96%;但是播后施药药害较重,150g·ai/hm2对栽培稻抑制率分别达到88.77%、45.52%。淹水条件下施药,虽对杂草稻有100%防效,但也完全抑制栽培稻出苗。噁草酮对杂草稻越早用药越好,在杂草稻出苗不超过1cm时用药300 g·ai/hm2剂量,防效超过90%,但当杂草稻长到5cm以后,防效不足10%。直播栽培稻在用药时,播前用药要间隔2天以上,用药后当天就播种的,出苗率和鲜重分别显著降低32.22%和23.30%。而播种后施药的,也应该避免播种后立即施药,同时要保证在栽培稻出苗前施药,当栽培稻出苗后,噁草酮对其药害的影响就表现出与杂草稻相似的趋势。而噁草酮对移栽稻较安全,即使移栽当天施药或者施药后立即移栽,也仅表现出鲜重降低,生长速度变慢,但并未出现植株死亡。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栽培方式不仅利于控制杂草稻,而且对噁草酮的药效发挥也有影响。施用噁草酮300、450、600 g·ai/hm2,旱直播下杂草稻株防效分别为26.88%、43.54%、44.45%;鲜重防效为11.58%、20.16%、27.33%。水直播下杂草稻株防效分别为 84.88%、85.74%、90.92%;鲜重防效为 30.86%、53.68%、80.15%。移栽下杂草稻株防效分别为 87.11%、90.47%、91.24%;鲜重防效为 83.04%、88.84%、91.14%。旱直播用量超过450 g·ai/hm2,水直播、移栽用量超过300 g·ai/hm2时栽培稻产量显著增加。因此,可以概况噁草酮的应用技术如下,旱直播在播种后2天栽培稻未出苗前施药450 g·ai/hm2,土壤保持湿润;水直播施药300 g·ai/hm2水层落干后播种,播种时土壤湿度越高越好,但不能出现水渍,立针后保持不没苗心的水层;移栽稻移栽前两天或移栽后两天施药300 g·ai/hm2,药后保持水层。不仅可以较好防除杂草稻和其它杂草,且对栽培稻安全。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根据各地土壤情况,田块保水情况先做小范围试验来确定用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