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办中小学教育已经成为上海市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出源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又呼唤着校长课程领导力的进一步提升。通过对民办中小学校长和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分析、总结,论文提出了上海市民办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研究课题。上海市民办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特殊价值。对上海市基础教育来说,民办中小学的存在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具体表现为补充性、选择性和创新性三点。此外,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有利于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凸显学校办学特色,进而促进上海市民办中小学的内涵发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论文从结构和成长两方面对上海市民办中小学校长的群体特征进行描述,表现为:性别结构上女性较多,年龄结构跨度明显,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职称结构较为理想,所在学校类型多样、且分布不均,专业背景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成长途径不尽相同,教龄和任职时间普遍偏长,参加的培训以市区级为主。从以下三方面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关于课程方案的设计力,表现为课程领导意识非常鲜明、课程知识水平亟待提高、课程决策高度民主化;关于课程实施的运行力,表现为课程的组织制度基本健全、教师校本课程的执行力有待加强、校长对课堂教学的指导需要继续深入;关于课程评价的变革力,表现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比重失衡、评价体系仍需完善。上海市民办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现状主要受以下五方面的影响:第一,民办教育政策的影响,表现在民办中小学的课程权力和校长培训两个方面。第二,学校价值选择的影响,表现为投资者与办学者价值选择的困境。第三,校长专业素养的影响,包括校长的时间管理、专业权威和人格魅力。第四,教师课程执行的影响,取决于教师对课程理念的认同度和课堂教学的实施力。第五,教育评价体系的影响,特别是课程评价标准的特色性和课程评价机构的专业性。为了有效提升上海市民办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必须坚持公益办学和践行特色育人,从而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价值选择;必须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层面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必须提高听课活动频率、完善学校评课制度,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构建特色课程评价标准、发展课程评价中介机构,从而完善学校课程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