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交际有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形式,共同构成人类交际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往往只注重语言交际,忽略了交际还需要依靠非语言符号。而且,到目前为止,非语言交际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多使用英语的国家的非语言交际行为规范上,主要的研究也多集中在非语言交际的基本知识、西方早期理论的介绍以及亚洲与西方国家的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对比上,对中日非语言交际之间的差异进行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运用对比语言学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在中日两国非语言层面进行共时的、双向的对比研究。作为对比分析依据的材料是从非语言实际使用及相关经典著作中收集来的实例资料。以中日日常交际中最基本、最常见、最重要的非语言符号为研究对象,从非语言交际的四个范畴,即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言等四个主要方面进行中日双方平行的双向对比。全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提出问题,主要论述本篇文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介绍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非语言交际的先行研究;最后是阐述了本篇论文的立场和创新点。第二部分阐述了非语言交际的定义与分类,非语言交际的特性、作用以及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的区别。第三部分是对中日非语言交际的具体比较研究,主要从体态语和副语言(非语言行为)、客体语和环境语(非语言手段)四方面进行研究。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本篇论文的结论。总结了主要内容,阐明潜藏在异同背后的原因。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本文在描述中日非语言交际异同的同时,与中日社会、文化的对比研究相结合,解释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对中日交际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建议。其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对非语言交际重要性的认识和对中日非语言交际差异研究的兴趣,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