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贝马斯认为,民主是现代性的核心问题,其本质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公民积极的政治参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广大农村开展了以民主选举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出现了“民主困境”,即政治参与要求的高涨与政治制度化水平偏低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基层干部决策失误和短期行为频繁出现,严重损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以消极态度对待选举;另一方面,群众通过各种非制度化渠道,表现出高度的政治参与热情,带来了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影响了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本文就是笔者为了解决基层民主困境所做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对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笔者通过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回顾与梳理后发现:一方面,国外学者对该课题的研究已涉及到协商民主的多个方面,包括协商民主的内涵、条件、制度建构、功能,以及协商民主与多元文化社会之间的关系,协商民主面临的困境与选择等。另一方面,国内学者对协商民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少,且不够系统,大部分属于译介和评述,同时,也有部分学者开始用协商民主理论来观照我国现实民主政治实践,但在已有成果中,主要关注点在宏观层面,如政协制度、人大制度和公共行政等,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研究较少,较少关注其在政治决策方面的功能。自从“温岭模式”于1999年出现以来,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3年第二期刊发了一组研究温岭模式的文章,如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谢庆奎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拓展——论温岭市的民主恳谈”;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院李景鹏的“建立民主恳谈和民主决策的新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张小劲的“民主建设发展的重要尝试:温岭民主恳谈会所引发的思考”;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徐家良的“民主合作制:政府与公民间的双赢博弈”等。现有文献大多是从其它视角来分析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意义,尚缺乏以协商民主的视角来研究温岭模式,特别是以此视角来分析温岭模式在民主决策机制方面创新的成果。按照研究思路,论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导语,介绍选题意义、研究述评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协商民主及其理论,对协商民主理论进行了较为完整地梳理;第三部分为温岭模式的缘起与发展,讨论了温岭模式出现的背景、产生与发展;第四部分为温岭模式的意义——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一是协商民主的定位——基层民主决策新机制,二是民主恳谈的程序分析,三是民主恳谈的特点分析,四是民主恳谈的意义分析——协商民主的价值诉求;第五部分是对全文的小结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