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多维视角对翻译本体进行分析,对翻译活动和翻译现象进行阐述,是翻译研究的内在要求。翻译与修辞都是语言活动,都依靠语言,同时又受语言和语言研究的限制。在历史上各派哲学家们眼中,不确定性是翻译的一个内在特性。修辞理论和技巧理应能帮助有效克服翻译的诸多不确定性。传统修辞是说服的艺术、善言的科学;修辞是使用象征的艺术,是力量;修辞无所不在,又是认知。“新修辞学”(New Rhetoric)对受众中心的强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多维视角对翻译本体进行分析,对翻译活动和翻译现象进行阐述,是翻译研究的内在要求。翻译与修辞都是语言活动,都依靠语言,同时又受语言和语言研究的限制。在历史上各派哲学家们眼中,不确定性是翻译的一个内在特性。修辞理论和技巧理应能帮助有效克服翻译的诸多不确定性。传统修辞是说服的艺术、善言的科学;修辞是使用象征的艺术,是力量;修辞无所不在,又是认知。“新修辞学”(New Rhetoric)对受众中心的强调、对话语象征力量的重视等,尤其是前者,为从新的角度认识和理解翻译以及具体翻译实践均能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本研究是涉及翻译和修辞的跨学科综合研究,就中国传统哲学话语的翻译问题,验证、补充了新修辞学的翻译策略,尝试探讨新修辞学理论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启示和运用。本文梳理了传统西方修辞、新修辞学思想,用以受众(读者)为中心的新修辞学翻译观联系了翻译和修辞两个领域,分析了中国传统哲学话语的修辞特点及其翻译策略,验证并补充了新修辞学以受众(读者)意识为核心的翻译策略。以受众为中心的“翻译修辞观”深化了对翻译、修辞(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的认识。在当前历史阶段,中国传统哲学话语的译者应树立“受众/读者意识”,更有效地利用各种言语资源,充分发掘译文话语的修辞力量。为了达到修辞(翻译)目的,提高翻译的效率,译者在翻译时应遵循译语受众的话语表述方式,使用用受众熟悉的形式和话语进行“再构思”、“再表达”。这些策略,是解决中国哲学话语的翻译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卜德译《中国哲学史》修辞个案中,作者发现了作为修辞者与修辞合作者(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作者认为应该在新修辞学翻译策略中再增加对修辞各方互动的研究。具体研究包括以下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选题源起、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理论及现实意义和论文结构;第二章首先从历史分期和专题分别梳理了传统西方修辞思想,对新修辞学进行探源,其次对新修辞学的特征和关键词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进行了探讨;第三章分析了中国传统哲学话语的渊源与修辞特点(不可言说、负的方法、对悟性的强调,演进与改写的动态性等),这些特点都是对翻译的挑战;第四章“中国传统哲学话语翻译研究”从概念范畴和篇章两个层面研究了中国传统哲学话语的翻译问题,验证了新修辞学以受众(读者)意识为核心的翻译策略;第五章是修辞个案研究,从修辞者(主体)、修辞研究对象(客体)两个方面对卜德译《中国哲学史》个案进行了描述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新修辞学的翻译策略,深度对其进行补充;第六章“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备受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等世界级文豪推崇的苏格兰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1850-1894),尚未在中国学术界内引起足够的关注。虽有不少国外学者著书立说,但以苏格兰阐释共同体为主导的史蒂文森研究,仍
20世纪70年代的“新主体性”文学虽然持续时间不长,却因为在文学作品中既包含现实主义方式又反映后现代主义风格而具有特定研究价值。主体性问题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反映的重点,尼科拉斯·博恩的小说《故事的背地面》便属于其中。我们借助拉康“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的主体三界说理论来研究博恩笔下面临主体性问题、在自我毁灭和自我救赎之间徘徊与挣扎的主体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代主体遭遇的主体性问题。《故事的背
词汇在二语学习和运用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词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从无到部分再到精确、不断累积的过程,其途径有二:刻意学习(intentional learning)和附带习得(incidental acquisition),两者各有优势,互为补充。但是,研究表明,学习者掌握了3,000词族左右的高频词后,附带习得是词汇发展的主要途径。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习者在听、读等语言接触
语言学中的大多数概念和哲学类别都已成功地用于描述语言现象。存在范畴也不例外,它在语义逻辑的影响下,由存在的语言认知范畴来呈现,并通过语言符号(主要的和次要的)对存在的各个方面进行认知交际的阐释。现代语言学在带有简单句法结构的基本语句中,即在每个述谓性命题中也发现了存在性类别。语言不仅提供了知识交换的过程,而且还充当组织的主要手段,将非语言方式转化为语言方式,赋予它们可交流的形式,并从中构建世界语言
汉越词是从汉语中借入越南语或是在汉语基础之上衍生出的词,越南语中汉源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一直受到中外研究者的关注。目前,越南语中汉越词的研究成果颇丰,已有研究主要针对其来源、语音、语义、结构、词汇教学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讨论;但是从汉越词的词类角度去考察研究的却较为罕见,仅有的几篇相关文章,也主要针对汉越词的实词方面。专门针对越南语汉越虚词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系统,也尚无专门针对其
戴安娜·狄·普里玛是美国“垮掉一代”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她在生活和作品中,怀疑物质主义,否定消费主义,反叛同质化要求;质疑性别歧视,拨正文化偏见,引领性革命;打破二元逻辑,抨击理性思维,寻求精神解放;表现出明显的反叛性、革命性、颠覆性的立场。这种反建制性更是深深根植于其诗学实践中。诗人打破“精雕细琢”的学院传统,摒弃严格的音步韵律规则,攻击理性主义和精英主义,形成一种自发式、即兴式、开放式的诗学。
本文在优选论的框架下探索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二语学习者汉语声调的习得。对于来自不同声调背景的二语学习者来说,声调系统的习得依然是重要课题。音高模式在声调语言和非声调的语言中的不同作用往往使声调学习成为难点。为探讨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二语学习者汉语声调的习得,本文考察了四个研究问题,包括(i)普遍语法是否影响在汉语声调习得,(ii)学习者母语的韵律结构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二语词汇声调的产出,(iii)普遍语
“学衡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学术团体,在其存续的十余年间(1922-1933年),翻译出的作品丰富多样,并且培养了大量的翻译人才。然而,学界对“学衡派”翻译活动的研究在一手资料梳理、历史背景参照等方面存在不足。在资料的运用上,先前研究多局限在译本本身,对“学衡派”译者们留下的大量一手资料,包括日记、年谱、教案、书信等重要文献运用不够充分;在历史背景参照方面,先前研究缺少对翻译现象背后文化意义
基于高中学习紧张、各科作业时间有限的特点,数学作业耗时较大、难度较深的情况更为突出.在“双减”政策的驱动下,如何提高效率,精题巧练,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智慧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设计作业,使得变“难”为“趣”,变“压”为“愿”,值得每一位教师深入思考,更促使每一位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自我,推动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升级.
互联网、大数据普及到社会各个领域,随着会计行业数据信息日益庞杂,传统的会计信息化暴露出一定的滞后性。为此,要合理引入大数据的思维和视角,全方位地开展智能化会计,探讨智能化云会计的实施路径和方法,实现会计成本核算的自动化和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