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边缘化理论的农村老年人贫困及其治理研究--以山西省L村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guo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问题是世界面临的普遍性难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发生率高,贫困人口众多。经过不断地攻坚克难,我国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脱贫成效显著,但仍然面临着各种困难问题。老年人是贫困的高发群体,其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减贫过程的难点。快速的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当前我国老龄化形势越发严峻,农村老年贫困问题尚未完全消除。贫困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养老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年人贫困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双重背景下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解决老年人贫困问题首先要明确老年人贫困生成的内在机制是什么?老年人贫困较于其他群体的贫困有其特殊性,本文基于L村的调研,运用边缘化理论阐述老年人贫困的特殊性,老年人贫困是在不断边缘化的过程中自我能力不足缺乏外部力量的支持形成的。农村地区老年人由于自然老化,生理机能不断衰弱带来弱劳动能力,在经济上常处于入不敷出状态,经济地位下降,面临养老困境,处于边缘地位;老年人在互动情境中是一个“边缘人”的状态,在家庭内部是一个“多余人”的存在,“退出”人情往来的人情圈,成为村落生活的“沉默者”,形成了结构上的边缘情境。在结构的边缘地位和边缘情境中,老年人“老了不中用”认知内化于心,对未来养老产生焦虑,对不和谐的人际交往产生紧张感,形成了心理上的边缘人格,陷入了贫困的深渊。
  基于对这一贫困高危群体陷入贫困的原因分析,本文认为治理老年人贫困的特殊性,不仅要治“贫”,更要解“困”,需要认识到老年人所处的边缘位置。治理的关键是解决老年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边缘化,进行结构改善和心理疏导。基于当前的社会背景和L村的实践经验,本文认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治理农村地区老年人贫困的一种有效途径。强大的村集体经济,一方面可以通过发展集体产业项目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老年人就业增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村集体福利实现贫困老年人的收益分红和生活照料,提高了老年人贫困群体的经济地位,缓解了日常的养老压力,可以有效地治理农村地区老年人口贫困问题。
其他文献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贫困问题始终是威胁人类基本生存的敌人,在我国,对贫困问题的关注也由来己久。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就带领人民群众吹响了向贫困宣战的号角。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不断完善,党又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行动,以消灭绝对贫困,抑制贫富差距的扩大。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收官阶段,脱贫攻坚最后剩下的“硬骨头”主要分布在生存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区位条件封闭的偏远深度贫困地区。然而,深度贫困地区因个体能力贫困,而难以借助个体化脱贫模式走精准脱贫道路,这就造成了“精确靶向
“三农”问题关乎国计民生,一直以来深受全党、全中央的高度重视,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城镇化率高达百分之六十的今天,仍有越来越多农村地区的乡村精英为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倡导以生活方式城镇化的形式进行就地城镇化建设,这种现象在城郊地区的农村尤为明显。我国百分之四十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与农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也关乎国家整体发展。农村地区稳收入、保民生、促发展,对将农村打造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稳定器”和“蓄水池”有深远的意义。
  本研究以H省H村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经近20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家庭结构变迁也使得老龄化加速发展。当前,在讨论老龄化问题对经济发展带来压力的同时,对老年人本身的生活状态、生活愿景、价值追求的关注却远远不够,这不利于当下乃至今后积极老龄化社会的建构。研究立足于C市老人的祖辈托育实践进行个案观察,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来揭示城市老人的个体化发展现状。通过贝克的个体化理论分析发现,在托育实践中的城市老人基于传统家庭主义文化和单位制下的集体生活惯性,个体化发展“脱域”过程存在着困难,且社会文化对老年人积极形象的弱化和话语的边缘化
在社会转型越来越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更加开放,就业选择也越来越自由化发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求职变得简单了,相反在某种程度上它比之前要更复杂,原因在于在现今“陌生人”主导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社会的信任模式受到冲击,而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信任模式尚未完善,导致许多领域都出现了信任危机,使得“信任关系”的建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信任关系的视角去分析现社会中的就业问题,主要研究在社会招聘中求聘双方的信任关系建构。笔者以实习所在单位J公司为个案进行相关研究,以求职者的视角将
师:(深情地)同学们,如果时光可以回溯,让我们回到1936年,一个37岁的中年男子——老舍,在山东写了一篇抒情散文——《想北平》。今天我们将开启一段对话之旅,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编者,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齐):准备好了。  师:好,请大家思考第一个问题。  [教師播放幻灯片。]  对话一:裸读感受  这篇散文,你喜欢吗?从主题、内容、形式角度任选一个,说说你的感受。  主题:情感(作者要表
期刊
摘 要:运用一切有创意的方法让学生被书本深深吸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升学生语言素养和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著名特级教师王君在语言训练方面的教学理念和在课堂上的具体运用,为我们提供了多方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王君;语言赏读;教学方法  “只要对生命保持敏感,题材就不会匮乏;只要对语言保持敏锐,文字就不会粗糙。”去年刚刚去世的著名诗人、作家余光中先生在谈到写作时曾这样说。作家是这样,一名优秀
期刊
国家和农民之间的关系从古至今都是常常会被人们谈论的话题,要研究国家和农民之间的关系从乡镇基层政府去探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在日常的社会治理中,乡镇基层政府和农民之间的互动是最常见的。本研究以贵州省S村为田野工作点,在惠农背景下,通过田野调查和“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方法的来阐述和分析扶贫干部与村民互动的故事,进而透视S村扶贫干部和村民之间的行为策略及行动逻辑。
  研究发现,S村扶贫干部和村民围绕惠农资源的配置会产生一系列的博弈行为,扶贫干部会根据自己所报掌握的信息优势和所处于的地位优势采取利用规
本文通过梳理学术研究中常见的“有为精英-消极村民”的研究传统,以此观照个案村Y村的经验事实,发现现实中那些能力平平的无为型村庄精英①主政下的村庄秩序仍然良好。结合Y村普通村民的积极实践资料,提出了“积极村民”的概念,并探讨其面对村庄内部精英失庇、外部城市化暴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土地非农化压力境况下所采取的积极行动背后的情感和利益逻辑及其对村庄秩序的维续作用。
  Y村“无为精英-积极村民”的组合模式有其产生的背景。一方面,无为型精英继替有为型精英主政村庄事务引发了村民强烈的“失庇感”,再加上城市化暴力和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历和文凭作为社会筛选功能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教育成为影响个人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机制。受改变地位的内在驱动力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卷入到获取优质教育机会的竞争行列,进城陪读是农村家庭为了实现教育抱负,参与教育场域竞争的典型形式。本文从教育抱负视角出发,以四川某中学的农村陪读家庭为研究个案,探究教育抱负如何作用于农村家庭的陪读策略,以及家庭教育抱负的传递成效。
  研究发现:教育抱负是驱使农村家庭进城陪读的最根本的内在因素,这种高期望的背后蕴含着家庭为子女设计的理想
驻村工作队是基层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的关键力量和组织基础。因此,它的构成和运作机制理应成为扶贫治理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构建一个驻村工作队社会网络——社会资源——驻村工作队的扶贫绩效之间的分析框架。本文将利用社会关系网络的理论视角来研究下派的驻村工作队的治理绩效是如何可能的。以鄂西岳乡为个案,对18个驻村工作队的主要驻村干部、乡村干部和乡镇干部进行访谈,得出以下结论:
  政府下派驻村工作队把贫困村与贫困户的实际需要与上级政府之间联系起来,填补了结构洞。精准扶贫中驻村帮扶所重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