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Android智能终端恶意软件动态检测技术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ro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终端占据了全世界80%以上的市场。与此同时,由于Android平台的开放特性,使得运行在该平台上的恶意软件数量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因此,Android系统恶意软件检测技术成为了安全研究人员的重要课题,恶意软件动态检测技术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除此之外,机器学习理论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利用机器学习实现恶意软件检测技术领域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鉴于此,本文基于机器学习理论,对Android智能终端中的恶意软件动态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针对目前恶意软件检测准确率和执行效率低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调用(System Calls,SC)的恶意软件动态检测框架。该框架以系统调用为特征,为解决特征数量过多的问题,提出了特征降维的方法;针对特征冗余量过多的问题,提出了标签化系统调用与处理冗余信息的方案。最后将特征构建为马尔可夫矩阵,并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对其进行训练,进而实现恶意软件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恶意软件动态检测框架在大幅度降低传统恶意应用检测复杂度的同时,还能保持较高的检测准确率。2.针对恶意软件家族种类繁多、同一恶意软件家族的软件行为特征具有相似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anopy权重K-Means(Canopy weight K-means,CWKM)算法的恶意软件家族聚类系统。在该系统中,首先设计出用于挖掘恶意软件隐藏行为的行为触发器,从而利用Hook提取软件的API;然后提出一种有效的日志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软件样本的序列码表;最后利用CWKM算法实现对恶意软件家族进行聚类。实验仿真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地实现恶意软件的家族聚类且聚类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分布式能源消纳问题,直流微电网技术应运而生,在其控制技术中,下垂控制作为一种不需要通信网络就能实现控制任务的方式,成为了设备级控制中主要的控制手段。然而,在
为了应对迅速增长的无线设备数量及流量带来的挑战,现有的蜂窝网络需要发展新型通信技术来给用户提供高性能的通信服务。通过将D2D(device-to-device)通信引入现代蜂窝系统可有效提升整个网络的能效、谱效等性能,然而其在应用于实际蜂窝通信中时仍然存在资源分配和同频干扰等问题。因此,在蜂窝网络中实现D2D通信的资源分配和协调干扰是D2D通信技术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对D2D与蜂窝混合网络中不
城市综合管廊在解决“空中蜘蛛网”、“马路拉链”问题,提升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社会资本以PPP模式参与到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运营在我国得到了
当前模切机生产的工件检测大多采用人工抽样检测的方法,以剔除不合格的模切件。但人工检测的方法存在成本高、检测率低下和易引入二次破坏等问题。因此本文研发了一套基于嵌
随着当前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因为跌倒而导致的致伤、致病现象突出。同时,近年来屡屡出现的对老人、小孩、独居人士等的“暴力虐待”事件,更加深了社会对于此类异常行为的关注,对于异常行为的自动检测、及时预警成为了当前行为识别研究领域中的新热点。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异常行为检测,可以实现检测不直接接触被监测者、对被监测者生活产生的影响小等优点。居家场景下常常会出现无光照环境,同时对于异常行为的检测也
随着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爆发式增长,人们对位置信息的获取越来越迫切。但是,目前广泛普及的定位技术,如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等,均无法在室内进行准确的定位。如今,WIFI网络在室内已经广泛部署,覆盖了人们生活的大部分区域,如学校、商场、机场、医院等。而且WIFI网络具有传输速率高、成本低、覆盖面广等优点,几乎所有的无线终端都已接入WIFI模块。因此,利用现有的WIFI网络资源实现室内位置指纹
目的: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是以肾功能迅速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引起慢性肾病,肾衰竭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Tempol是一种抗氧化剂,可清除急性肾损伤
随着我国互联网,物联网的兴起与普及,每天都会有海量图片数据产生。在图像中,不仅包含形状、颜色等底层的信息,还包含文字等高层的语义信息,其对于分析和利用图像起到了不可
随着雷达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于SAR图像目标检测和识别方法被人们所熟知。传统的检测算法需要人工设计特征,给研究者们增加了计算量,深度学习技术的出现则给目标检测
随着我国步入“5G+人工智能”的信息时代,社会对人脸识别信息的渴求急速上升。这种渴求在有助于发展社会信息化的同时,也会带来信息收集不合理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收集人脸识别信息就存在此种问题,高校未经合理且完整质证的人脸识别信息收集行为的合法性也因此遭受质疑。我国立法规制过度收集人脸识别信息的行为,但同样保护合理收集人脸识别信息的行为。因而高校若是未超过限度收集人脸识别信息,就符合法律规定,高校收集人脸识别信息的行为就具有合法性。所以说,只有经过合理论证,我们才能判断高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