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开放性眼外伤不仅可以损害眼球完整性,也可以严重危害患者视功能,而其最为严重的的并发症是眼内炎。外伤性眼内炎不仅病情发展迅猛而且预后不佳,是眼科主要致盲疾病之一。一般认为细菌感染是外伤后眼内炎最直接的因素,然而有临床研究表明部分眼外伤患者出现明显的眼内炎症,但是反复细菌培养结果却为阴性。这提示我们外伤性眼内炎的发展可能不单纯存在细菌感染因素,可能存在其它因素对炎症反应起到了维持或增强作用。近期的研究表明,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s,HMGB1)一方面作为一种损伤相关分子识别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molecule,DAMPs),在机体细胞受到机械性创伤性后大量释放,刺激固有免疫细胞对非感染性损伤做出应答;另一方面HMGB1作为重要的调节因子参与细菌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炎症反应,提示HMGB1可能在开放性眼外伤后的眼内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作用。对于眼外伤的损伤程度评定及视力预后的预测,眼外伤评分(ocular trauma score,OTS)标准目前被认为是相对客观而准确的评分系统。本研究以开放性眼外伤患者作为研究主体,以HMGB1为研究对象,以OTS情况、眼外伤后HMBG1在玻璃体内的表达为观察重点,探讨HMGB1是否可以作为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炎症的检测指标,是否可以评估眼外伤的严重程度。材料与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一科的46例患者(46只眼),其中开放性眼外伤性患者34例(34只眼)为外伤组,按照外伤组患者是否出现活动性眼内炎症反应进行分组:不出现活动性眼内炎症反应患者共16例(16只眼)为外伤A组,出现活动性眼内炎症反应患者共18例(18只眼)为外伤B组;按照外伤组患者是否有眼内异物进行分组:不伴眼内异物的患者14例(14只眼)为无异物组,合并眼内异物的患者20例(20只眼)为异物组;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患者共12例(12只眼)为对照组。术中收集所有患者玻璃体,并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检测HMGB1在所有患者玻璃体内的表达水平。结果外伤组患者OTS评分为19~77分,其中OTS-1级为19例(占55.9%),OTS-2级为11例(占32.3%),OTS-3级为4例(占11.8%);HMGB1在对照组玻璃体内表达含量为(113.13±93.46)pg/ml,在外伤组玻璃体内表达含量为(458.24±742.99)pg/ml,HMGB1在外伤组玻璃体内表达含量高于对照组中玻璃体内表达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线性相关分析,r=-0.276(P>0.05),根据目前数据尚不能认为HMGB1在外伤组玻璃体内的表达含量与OTS评分呈线性相关。HMGB1在外伤A组玻璃体内表达含量为(222.35±168.72)pg/ml,在外伤B组玻璃体内的表达含量为(667.93±973.42)pg/ml,HMGB1在外伤A组玻璃体内表达含量高于对照组玻璃体内表达含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GB1在外伤B组玻璃体内表达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及外伤A组玻璃体内表达含量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在异物组玻璃体内表达含量为(603.18±913.61)pg/ml,在无异物组玻璃体内的表达含量为(251.19±320.79)pg/ml,HMGB1在异物组玻璃体内表达含量高于无异物组玻璃体内的表达含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GB1在异物组玻璃体内表达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玻璃体内的表达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在无异物组玻璃体内表达含量高于对照组玻璃体内的表达含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GB1在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内的表达含量明显升高。2.HMGB1在开放性眼外伤后有明显活动性眼内炎症反应的患者玻璃体表达含量升高更加明显,提示HMGB1与眼部组织损伤及眼内炎症反应相关,其可能是外伤后眼内炎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炎症因子,可考虑作为评估外伤性眼内炎症发展趋势的生物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