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2017年-2020年感染性腹泻住院病例的流行特征、主要病原体分布及流行趋势,为儿童感染性腹泻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临床大数据平台收集2017年-2020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住院的感染性腹泻患儿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筛选出病原学确诊病例并分为病毒性肠炎组和细菌性肠炎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两组病例的发病时间、人群分布及临床表现等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作为主要病原体的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流行趋势、沙门菌血清型及抗菌药物耐药率进行重点分析。运用SPSS23.0和Excel 201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处理。计数资料及样本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符合感染性腹泻标准的住院患儿病例共计2787例,其中纳入两组病原学明确病例共计1405例,病毒性肠炎组共计893例(63.56%),细菌性肠炎组512例(36.44%),病毒性腹泻占比大于细菌性腹泻。2017至2020年病毒性肠炎组病例分别占各年份病例总数的75.00%、67.91%、62.26%、37.21%,细菌性肠炎组病例则分别为25.11%、32.09%、37.74%、62.79%,病毒性肠炎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而细菌性肠炎占比呈上升趋势。2.病毒性肠炎好发月份为12月至次年3月,细菌性肠炎为7月至9月。感染性腹泻住院患儿年龄以0~24月(91.57%)为主。感染性腹泻总病例中男性患儿1624例(58.23%),女性患儿1163例(41.77%),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病毒性肠炎组男女之比为1.30∶1;男女之比为1.35∶1,组间男女之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128,P>0.05)。3.感染性腹泻以急性病程(90.17%)为主。病毒性肠炎组中急性849例(95.07%),迁延性腹泻44例(4.93%),无慢性腹泻病例;细菌性肠炎组中急性446例(87.11%),迁延性腹泻63例(12.30%),慢性腹泻3例(0.59%),细菌性肠炎中迁延性腹泻占比高于病毒性肠炎(χ~2=25.174,P<0.05)。4.病毒性肠炎患儿腹泻天数均值为4.12±4.87天,细菌性肠炎患儿腹泻天数均值为6.85±8.41天,细菌性肠炎平均腹泻天数大于病毒性肠炎。病毒性肠炎脱水病例占比大于细菌性肠炎(χ~2=139.920,P<0.05),而细菌性肠炎出现全身症状占比大于病毒性肠炎(χ~2=78.095,P<0.05)。感染性腹泻住院总病例的病情程度以中型(77.54%)为主,病毒性肠炎病例重型40例(4.77%),细菌性肠炎病例重型4例(0.19%),病毒性肠炎重型病例占比大于细菌性肠炎(χ~2=14.66,P<0.05)。伴随症状中病毒性肠炎患儿呕吐(73.24%)占比最高,细菌性肠炎患儿发热(87.69%)占比最高。5.轮状病毒肠炎确诊例数869例,占所有感染性腹泻总病例的31.18%(869/2787),诺如病毒确诊例数38例,占总病例的1.36%(38/2787)。轮状病毒阳性病例分别占该年份总例数的39.30%、40.11%、27.45%和13.11%,2019-2020年与2017-2018年相比呈下降趋势(χ~2=124.992,P<0.05)。而诺如病毒阳性病例占该年份总例数的0.81%、0.55%、1.61%、2.84%,2019-2020年与2017-2018年相比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学差异(χ~2=15.52,P<0.05)。6.纳入病原学明确的细菌性肠炎组共计512例,其中沙门菌有496例,占所有病原菌的96.88%。沙门菌按照O群分类,B群有365例(73.60%)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D群(10.67%)、C1群(4.04%)、E群(4,04%)、C2群(1.40%)及F群(0.20%),还有未能分型者共计30例(6.05%)。根据血清型分类,鼠伤寒沙门菌270例(54.44%)为主要血清学型,其次为肠炎沙门菌25例(5.03%)。7.444份沙门菌药敏结果显示: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86.30%),其次为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68.75%),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52.83%),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低(16.57%~34.98%)。喹诺酮类环丙沙星(13.09%)和左氧氟沙星(9.88%)的耐药率较低。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最低(0~1.41%)。245例鼠伤寒沙门菌的药敏分析显示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氨苄西林(86.46%)和头孢唑啉(56.70%),与总体沙门菌耐药率无明显差异(χ~2分别为0.003、0.120,P>0.05),而头孢呋辛(69.23%)耐药率比总体沙门菌耐药率高(χ~2=11.302、,P<0.05)。结论:1.2017年-2020年感染性腹泻住院病例以0~24月为好发年龄,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好发月份包括1月、8月和9月,主要表现为急性中型腹泻,常伴呕吐、发热等症状。病原体主要为细菌和病毒,其中病毒性肠炎占比更高。2.病毒性肠炎好发冬季,以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但近年诺如病毒发病率有升高,考虑与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有关,婴幼儿为高发人群,应加强卫生护理及疫苗接种预防措施;3.细菌性肠炎好发夏季,病原菌以沙门菌为主,其中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血清型,药敏分析提示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唑林耐药率高,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包括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碳青霉烯类,临床诊疗中应尽早完善病原学检查,合理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