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是一个文化的世界,人也是文化的人。文化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创造了文化,同时又为自己的创造物所塑造。被文化了的人在进行一切思想和活动时,都会不自觉地遵循他所接受的文化思想、文化理念的支配,即某种文化精神影响和支配人。而影响和支配人的文化精神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到的形态;二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形态,即文化无意识形态。一般而言,前一种形态的文化精神能够为人所认识和把握,后一种形态的文化精神则往往被人所忽略。虽然人们没有意识到文化无意识状态下的这种隐性的文化精神的存在,以及它所起的作用,但它与自觉的、有意识的显性的文化精神一起在影响或左右文化主体的思想和行为。由于这种隐性的文化精神总是躲在意识的背后影响和支配人的认识行为,而且又是经常地而非偶然地在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对文化无意识进行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研究文化无意识,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与人之间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以及文化主体的精神和认识结构中重要的隐性因素,从而更好地规约人的行为,更好地理解人本身。 文化无意识是文化在文化主体心中积淀后形成的一种定势,它呈现出非理性状态并不自觉地影响文化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它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精神现象。对它既可以从心理学、认识论的角度去进行分析,也可以从文化学的层面上去阐释。美国文化学家怀特首先明确提出“文化无意识”这个范畴,列维——斯特劳斯、露丝·本尼迪克特和马克思·韦伯等人也持有这一思想,但他们都没有对文化无意识进行系统、全面地论述。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等人虽然提出并系统地论述了无意识理论,但他们只是从心理学层面上研究无意识,而没有从文化的角度对无意识进行系统的划分和论述。尽管有的学者从文化层面提出了无意识问题,但并没有就文化无意识本身进行剖析和阐释。本文从文化的层面上切入无意识,在理论层面上,把人的无意识区分为本能无意识和文化无意识、个体文化无意识与群体文化无意识、精神文化无意识与行为文化无意识,并对它们进行系统阐释,在现实层面上,考察了文化无意识对未来中国文化精神建构的作用与意义。 本文主要在文化的平台上去剖析和论述文化无意识的内涵、形成机制、特点、功能及其对中国未来文化精神建构的意义。论文分为五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章探讨文化无意识的概念和内涵。文化无意识首先是一种精神现象,相对于本能无意识而言,它是一种更为深层的无意识心理和精神现象;其次,文化无意识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心理积淀;再次,文化无意识是文化的一个特性。最后,文化无意识是影响和支配人的思想、行为的力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文化无意识,还可以把文化无意识分为个体文化无意识、群体文化无意识、精神文化无意识和行为文化无意识。当然,文化无意识也不是完全独立的,它和人、文化以及文化意识都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此外,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文化无意识,本章还论述了文化无意识与无意识、本能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关系;文化无意识与文化意识的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个体文化无意识和群体文化无意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精神文化无意识和行为文化无意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文化无意识的表现形式:梦、口误、笔误、直觉、灵感、顿悟、情感方式、思维定势以及意志。 第二章阐述了文化无意识的生成机制以及生成特点。文化无意识,作为人的一种深层精神现象和心理积淀,同任何事物一样,其发生与发展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这些条件就是文化无意识的生成机制,具体而言,它们包括社会机制、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社会机制主要是文化主体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背景,它包括两大类型:一是历史文化传统;二是现实文化环境,文现实文化环境又包括外来文化和有着鲜明时代特色的国内化两个方面。生理机制主要是人脑定势的功能状态,是大脑皮层较弱兴奋部位的活动是人的下脑和右脑的产物。心理机制主要是主体的文化心理积淀。文化无意识生成具有渐进性、互渗性、不自觉性和层次性的特点。 第三章阐述了文化无意识的特征。从其形成来看,文化无意识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心理积淀。因此,作为文化心理积淀的文化无意识就具有了文化的某些属性。它们主要包括文化无意识的民族性、时代性、阶级性。除此之外,文化无意识还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即文化无意识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价值的正负性,即文化无意识发挥作用时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第四章论述了文化无意识的功能与作用。一方面,从文化角度切入文化无意识,考察了灵感、顿悟、梦、思维定势等文化无意识因素在科学创造和发明中、文学、音乐、书法等艺术创造中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以及在文化的播化、濡化和更新中,文化无意识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从主体角度切入文化无意识,考察它主体在认识选择、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过程中的参照、激发、调控等功能和作用;爱好、兴趣、情感、意志、思维定势等文化无意识因素对人的行为的促进和阻碍作用;以及在主体的评价活动中,情感、思维定势和价值取向等文化无意识因素,对主体评价的影响。 第五章论述了文化无意识对未来中国文化精神的建构的影响和意义。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文化的转型时期,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文化精神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指导。而新的文化精神的建构,既需要文化反省与文化自觉,又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进行扬弃,还需要对现代西方工业文化精神和后现代思想的合理吸纳。因此,建构未来中国文化精神需要自觉的意识。新文化精神建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一个自觉的、有意识的过程。但是,作为文化心理积淀的文化无意识已潜入人的心理和精神深处,成为人的意识、心理和精神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存在,消解并阻碍着文化的反省与自觉。不过,由于它具有稳固性和持久性,所以在新文化精神建构中能够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民族特色,这是它的积极方面。基于此,在建构未来中国文化精神的时候,应该认识、把握和利用文化无意识在未来中国文化精神建构中的积极或消极作用,从而更好地使其为现实服务。 综上所述,本文试图在文化的层面上,对文化无意识的上述几个方面进行全面地、深入地分析和论述,揭示其本质与价值,使文化无意识这一不被人们所注意的、却又默默地影响和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重要的精神力量显现出来,从而给予其应有的合理的地位,恢复它自身应有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