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魅力——儿童主人公在马克·吐温两部历险记中的作用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4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马克·吐温的全部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地位始终最突出。儿童形象必定有其特殊魅力,这种魅力使这两部描写儿童历险的故事的地位高于马克·吐温的其他作品。在现有的关于两部作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旨在从作品主题和结构两方面,对这两部历险记做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儿童主人公在作品中的作用。 在主题上,纯真的孩子与邪恶的成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由此,马克·吐温对当时的美国社会进行了严厉的讽刺和有力的鞭挞。此外,汤姆和哈克不仅具有美国人民所特有的特点,而且体现了人类的善良与叛逆。结构上,汤姆和哈克在道德上的成熟过程成为两部作品的主线,贯穿故事的始末,使得纷杂的事件群合为一体,统一了两部历险记的结构。 汤姆和哈克凡事都能珠联璧合,相映成趣。汤姆代表的是社会之子,只有在社会中他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汤姆的历险范围因此而只局限在社会的一个小村庄中。汤姆是成人眼中美国未来的优秀公民。哈克代表的是自然之子,只有在自然的怀抱中他才能自由地呼吸。哈克的历险是沿着壮丽的密西西比河流动地进行的。哈克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公民。由社会之子到自然之子,由小村庄到壮丽的密西西比河,《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在主题与艺术形式上比《汤姆·索亚历险记》更胜一筹。马克·吐温的创作思想与创作技巧在不断地成熟。
其他文献
《看不见的人》自1952年出版以来,迄今已50余年,它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准确地反映了美国黑人的真实生存状态,作者拉尔夫·艾利森向全社会呼吁,只有通过黑
作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当政以来的改革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在70年代颓废的经济,复杂的政治局面以及英国民众普遍存在的排外心理的背景下,她采取了紧缩的移民政
本文是关于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主谓一致使用错误的语料库研究。国内对此语法项目已经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内容多为对其概念与用法的描述归纳,缺乏有针对性和对其实际
二十世纪初,美国就已开展了许多大规模的公共外交活动。二战后,国际环境的改变促进了公共外交的发展。为提升国际形象,传播本国理念,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不遗余力地通过大众媒体、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也是一种伦理活动,其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解读翻译现象,则显得尤为重要。林纾翻译的《迦茵小传》,是清末的一部畅销译著。作为
中华民族是个历史久远的礼仪之邦,中国人非常讲究对他人的尊敬,有时甚至以贬低自己来达到尊敬他人的目的。而中国人使用的尊称也是错综复杂,博大精深的。美国语言学创始人弗兰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