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地区古代朱砂采矿遗址调查与产地特征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使用朱砂的历史极为悠久,先秦时期的众多考古遗址中都发现有使用朱砂的迹象。朱砂成分为Hg S,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变色,是极佳的红色颜料。目前的研究仍缺少对判别考古遗址中出土朱砂产地的方法,同时缺乏对我国主要汞矿的实地调查与取样分析。本研究旨在对秦岭地区的古代朱砂矿遗址进行初步调查和采样,同时对该地区主要朱砂产地的朱砂进行测试分析,利用偏光显微观察、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硫同位素分析等科技手段对秦岭地区出产朱砂的产地特征进行分析,寻找有效的区分不同产地朱砂的“指纹特征”;同时对我国先秦时期有朱砂出土的考古遗址进行统计,将先秦时期朱砂的使用方式、时空分布规律进行梳理,方便在为未来科技考古研究中选取合适的考古样品与现有数据结果对比。为判断我国考古遗址中朱砂的产地来源问题提供考古学基础和科学技术基础,以期建立考古遗址中出土朱砂产源判断的方法体系。秦岭地区的朱砂资源丰富,我国四大汞成矿带中的秦岭汞(锑)成矿带的主要矿点分布于青海、甘肃、陕西三省。仅在陕西旬阳一带,地质工作者就发现有古代朱砂矿峒700余处,甘肃阶、凤二州在宋代时水银产量便高居国内前列,可见秦岭地区古代朱砂开采量之庞大。本研究通过调查秦岭汞(锑)成矿带中三条不同成矿亚带中的重要朱砂矿点和部分古代朱砂矿峒,采用多种技术对朱砂矿料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留坝-河南汞(锑、砷)成矿亚带中的甘肃徽县下山村汞矿、岷县-同德成矿亚带中的穆黑沟汞矿具有明显的硫同位素聚集情况,且聚集区域有所差别,地球化学原理也佐证了此结论,山阳-旬阳汞成矿亚带中宋家沟、青铜沟、西坡岭三处汞矿的硫同位素离散程度较大,与其他两条成矿亚带中汞矿的硫同位素特征有着明显区别。由此可见,对秦岭汞成矿带中不同汞矿进行硫同位素分析,可为研究考古遗址中出土朱砂的产地来源提供可靠的依据。硫同位素分析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区分不同成矿带朱砂矿的方法,此方法可以用于考古出土朱砂样品的溯源研究中。朱砂从古至今,都是一种重要的珍稀资源。朱砂不仅是一种高等级颜料,也是中国古代炼丹的重要原料,与宗教、社会信仰、甚至巫术等关系密切。研究中国古代朱砂的来源问题,是揭示古代社会珍稀资源的开采与消费网络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朱砂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本研究从秦岭地区主要朱砂矿产地出产的朱砂矿料的主、微量元素及同位素数据,结合文献资料和国内已有的相关考古实物的分析结果,对该地区的朱砂产地特征进行研究,建立秦岭地区朱砂产源区分模型。本文基于矿业考古学视角,对古代矿料的研究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突破,对朱砂的部分产地进行了田野调查与取样,采用矿料与出土文物的有关数据双向衔接的方式,对比样品的地球化学信息,建立有效区分秦岭汞成矿带中不同产地朱砂的研究方法。
其他文献
由于新冠疫情等原因,近两年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模式开始发生转变,线上教学成为一种主流教育形式。但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的留学生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毋容置疑,线上教学的导入与线下存在很大不同,为了更好地从线下导入中总结出对线上导入教学有用的方法和技巧,因此需要对线下和线上的导入采取对比分析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二者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课堂观察和一对一采访,以深入留学生课堂进行课堂观课为研究基
视频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方法,视频素材是其重要的教学资源和语言学习途径。因此,研究汉语教学视频素材也就成为了汉语国际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短视频平台迅速发展,关于自媒体汉语教学短视频素材的应用研究逐渐兴起。本研究将立足韩国汉语课堂教学,从自媒体汉语教学短视频的应用问题出发,以抖音APP为语料来源,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归纳法等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自媒体汉语教学短视频在
目前,Ni系低温钢正朝向一个减量化和低成本化的方向发展。Ni作为一种稀有且贵重的金属元素,降低钢中Ni含量能有效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因此,低镍LNG钢的生产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普遍被用于生产LNG储罐的9%Ni钢,国内外对其减Ni化钢板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采用传统QT(淬火+回火)和QLT(淬火+两相区淬火+回火)工艺生产的低镍钢钢板存在韧性差或强度不足等问题。为了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采用TM
学位
本文首先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概念争议进行梳理,得出马克思主义法学实质上是人民群众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对当前社会已有的法学思想进行批判继承而形成的认识与实践。随后进一步引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经典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法学思想与列宁的法学理论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本质含义进行了阐明。其次,通过上述梳理,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进行了历史分期,在中国革命、建设
中秋节是华人社会中重要的节庆。华人迁移至世界各地也带着自己的中华文化,并融合当地环境文化,形成更多姿多彩缤纷的“中秋节”。砂拉越华人入乡随俗,与多元民族和谐相处,共荣共存。彼此共同庆祝彼此的文化佳节,因此各自的文化也会加入其他民族的文化特点,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尊重。古晋亚答街的“古晋缤纷文化庆中秋庆典”就是最佳的例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砂拉越中华文化传承与多元文化融合之探讨,以古晋亚答街的“古晋
农民画是中国当代民间艺术的一种艺术形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政治力量的引导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农民画承载着民间文化传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明碰撞融合的典型案例。”[1]享誉中外的户县农民画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于60、70年代,70年代后期形成高潮,80年代开始调整和改革,90年代以后趋于成熟。孕育于传统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的户县农民画,经过多年的演变和发展,以其独特
羌绣是羌族人民在日常劳动和生活中创造的智慧结晶,是体现羌民族审美情趣、文化意涵、历史记忆的重要民族艺术瑰宝。传统社会中的羌绣主要以羌族传统服饰为载体,是羌族人民生活中集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为一体的日常用品和工艺品,反映了羌人热爱生活,尊崇生命,崇拜神灵的心理特性,具有强烈的羌族特色。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羌族聚居地的生态环境qiangx及生活方式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现代社会中的羌绣在继承传统
中医内科学是祖国医学临床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其自身特点,同时又是其它临床学科之基础。因此,对中医内科学科研思路与方法学进行探讨甚为再要,笔者略陈管见,借以抛砖引玉。
期刊
东北亚细石叶工业的特点揭示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扩散和技术扩散。从距今约27000-17000年开始,随着末次盛冰期的推进,人类对于气候变化进行了一系列的适应性策略和迁徙活动。适应狩猎采集者高速流动性策略的细石叶技术在此时产生。本文对中国北方华北、东北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叶遗址内细石叶技术和石制品组合进行了基本的阐述和分析,对于船形、楔形两种石核技术分布的时间与空间进行了概括。基于两者的时空分布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