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然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中、晚期肿瘤患者多因肿瘤复发、转移而死亡。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结直肠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导致机体抗肿瘤能力低下。随着人们对肿瘤免疫的进一步认识,免疫治疗已成为治疗结直肠癌的第四种手段。近年大量研究发现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可能以‘主动’的方式维持肿瘤患者自身免疫耐受,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检测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38例结直肠癌患者、28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和13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T细胞分布情况,及检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周、术后1月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分析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生物学特征的联系,以及手术对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评价结直肠癌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胃肠外科2005年2月-2006年3月结直肠癌患者38例、结直肠良性疾病者28例,健康体检者13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布情况,以及检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1周、术后1月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与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生物学特征的联系,以及手术对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全部数据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行统计学描述,亚组之间计量资料用样本均数t检验、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
结果
1、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16.54±6.51)%,明显高于良性组(9.73±3.91)%和健康组(9.83±4.25)%(p<0.05),良性组和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4/CD8比值、CD4+和NK细胞水平低于结直肠良性疾病组和健康组(p<0.05)。
2、结直肠癌组术前CD4+CD25+T细胞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和Dukes分期等生物学因素无联系。
3、结直肠癌组经根治或姑息术切除肿瘤,减少瘤负1个月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较术前、术后1周明显下降,而术后一周与术前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1个月CD4+CD25-T细胞水平较术前、术后1周明显升高,而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1、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增高,可能是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的重要机制。
2、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联系。
3、手术切除肿瘤后1个月,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而CD4+CD25T细胞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表明减少瘤负后机体免疫抑制减轻,机体免疫功能有所恢复。
4、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临床监测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