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现象往往出现在时间或空间的边界地区,或概念的边缘区域。在中心区域还 是清楚的。例如:“生”和“熟”这对概念所表达的客观事物人们是清楚的,模糊性仅 产生在“半生不熟”区域。论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模糊语言的一些相关概念,重点 区分了模糊、含糊、概括和歧义等相关语言概念。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紧密结合普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实 例,从一个新的角度即模糊语用的角度来解释普通语言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的困惑之处, 如2.1.2节中用模糊连续统的观点解释情态动词“can”语义难以把握的原因;以模糊 中介的观点解释重悬分词的疑难点。论文的难点在于本文中2.1.3节,定量模糊语义学; 作者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模糊语义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关例句的定量分析的数学公式。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尝试。模糊理论界目前对该理论的研究还有待加深,但这一理论 已渗透到翻译学科、修辞理论研究、语音学、以及方言研究等领域之中,具有很大的 发展潜力,也是论文作者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论文的第三部分。作者对模糊语用的分析再上一层楼,将模糊 语用与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原理及礼貌原则相结合,辅以英汉例句的分析,以期 达到论文的高潮之处。 从跨文化视野的角度来分析词义模糊的原因,是作者基于跨文化交际的专业方向 的一种尝试,这也是社会语言学所关注的领域之一。详细的论述见论文2.1.3.1节,语 言理论的研究从来都是与哲学的思辨以及认知心理研究相结合的。论文的第四章重点 在于探究模糊语义产生的思想根源以及认知根源,体现出一种叶落归根的喻义。 论文的结尾部分以少许笔墨展望模糊语言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其理论意 义在于揭示人类思维的模糊性以及认知心理方面的某些障碍;现实意义在于为跨学科 的人工智能的语言转换和生成提供不可或缺的语用分析方式,即业已形成的计算机语 言学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