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驱动频率下容性耦合氩等离子体的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气体放电来产生等离子体的技术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等离子体应用进入我们生活中,比如在环境方面,利用等离子体可以进行尾气、废气处理,医疗方面,可用于杀菌消毒。光源方面可作等离子体灯、等离子体显示器等;在工业领域用于微电子设备的制造、薄膜制备等。而容性耦合等离子体由于可以产生大面积的且均匀性较高的等离子体,在集成电路、光伏电池以及平板显示等制造工艺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使得人们对等离子体的特性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近年来,国内外已经设计出许多具有不同功能针对性的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在光谱的研究测量中,多进行谱线强度与放电粒子种类以及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的的分析,另外还可通过电学手段对一些关键参数如击穿电压、电极间距等进行实验探索。因此,本文将结合使用光谱法,电学规律,以及粒子模拟三种不同诊断手段对射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进行研究。首先,采用玻尔兹曼曲线斜率法计算等离子体的电子激发温度,利用连续谱绝对强度法来计算电子密度,计算不同频率下随功率、气压变化的电子激发温度,将电子激发温度近似看作是电子温度,分析讨论在不同放电条件下电子温度的变化情况。另外,重点分析电子密度的变化规律。其次,采集部分放电条件下的的电流、电压值,根据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来解释电子密度与电子温度变化的情况。最后,利用程序进行粒子模拟,根据设定与实验条件相同的参数,利用一维PIC/MCC静电模型模拟电子温度、电子密度的空间分布图。选取极板中心点的值并与实验光谱计算值进行比较。此外,模拟还可以得到实验中得不到的其他物理量,从多个角度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为等离子体特性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驱动频率下,电子密度随驱动功率的增加而增加,而电子温度随驱动功率的增加而降低。在驱动频率为13.56MHz与100MHz放电时电流、电压随着功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且频率越高,电压越低,电流越高。模拟给出了不同频率放电稳定后的电势空间分布图,随着功率增加,等离子体区的电势呈现上升趋势。在随气压变化的过程中,电子温度随气压的增加而减小,电子密度随气压增大而增大。谱线强度随气压的增加,出现先上升后趋于饱和的情况。电子温度与电子密度会影响谱线的强度变化,对于电学规律,较低频率的电压有一定范围的减小,而较高频率的电压基本保持在某一特定值附近,气压对电流的影响也不是很明显。在模拟过程中,引入了电子加热率的概念,发现加热主要发生在鞘层附近,加热会产生高能电子,导致电离增强,对电子密度的增强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其他文献
流体的涡旋运动,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流动现象。一定条件下的流体流经某些物体时,物体两侧会周期性地脱落出旋转方向相反、排列规则的两列涡旋,即著名的卡门涡街。在超流体中,寻找这种涡旋脱落模式是物理学家可以更深入了解经典流体与量子流体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作为物理学中弥足珍贵的一种宏观量子现象,是指当系统温度降到临界温度以下时所有原子占据同一量子态的聚集。自其从1925年理论预言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非线性物理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非线性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一些系统的复杂现象。典型的非线性现象有混沌、分形、湍流和非线性波。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是研究系统非线性效应的一个重要模型,它的几种解(孤子解、呼吸子解和怪波解)可以很好地反映系统中真实的物理现象。本论文以充满流体的弹性管为模型,利用约化摄动法推导了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用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解来描述这一系统中的Ku
双电子复合(Dielectronic Recombination-简称DR)过程是电子与高电荷态离子碰撞中重要的复合过程之一,广泛存在于高温天体等离子体、实验室等离子体以及磁约束和惯性约束聚变等离子体中。研究DR过程对等离子体内部电离平衡、能量输运的深入理解以及等离子体辐射光谱、电子温度、密度的诊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钨作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首选的面壁材料,被用于偏滤器中。作为杂质的
近年来,实验上发现了大量诸如X、Y、Z的未知粒子,这些粒子与传统的夸克-反夸克介子、三夸克重子相比,这些粒子可能由三个以上的夸克构成,于是多夸克态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15年,LHCb实验室在J/炎p衰变道中观测到两个隐粲的五夸克态,Pc(4380)和Pc(4450)。但是直到2017年LHCb发现质量为3621.40 ± 0.78MeV的双重重子Ξcc ++后,人们才开始认真地对待开重四夸克
基于QCD求和规则,研究了标量介子a0(980)和a0(1450)的光锥分布振幅。通过选择适当的关联函数,推导了由两个价夸克组成的标量介子a0(980)和a0(1450)的前两个非零的矩。然后用这些矩计算了分布振幅的前两个非零的盖根堡系数,利用这些系数构建了分布振幅,计算了相关遍举过程的形状因子并做了数值分析。我们构造的分布振幅是双峰形式的,而郑海洋老师在2006年发表的“无粲强子B衰变:轻标量介
闭环三能级系统作为研究量子系统的一个重要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性分子的检测与分离、超导量子电路中任意态的转移、单自旋的相干动力学以及量子电池的充电等方面.本文主要研究闭环三能级系统中超冷原子-分子转化动力学和闭环三波导耦合器中的光转移过程.第一章介绍了闭环三能级系统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简要概括了原子-分子转化的研究现状、意义以及制备原子、分子的常用方法.简述了光波导相关的理论知识.第二章主要研究了
自等离子体的发现以来,对其特性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方向不断拓展。等离子体系统的多种非线性集体行为是目前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的前沿问题之一。随着人们对等离子体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成果被不断应用于实验等离子体、空间等离子体等众多学科前沿领域。本论文主要以磁流体力学为理论基础,从两个不同方面对等离子体进行数值模拟:1.研究了一种典型含有正离子、负离子和nonextensive电子的多组分复杂热等离子体中(2
脉冲激光沉积(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技术因其工艺参数可自由调节、易获得期望化学计量比材料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复杂氧化物异质结构、超晶格和界面材料的可控制备中,对它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发展和探索这些材料的新性质和新功能,而且能够揭示PLD技术在这些材料制备中的特殊作用。目前对PLD技术的研究仍停留在实验参数对薄膜沉积特性的影响上,并未对直接影响薄膜沉积特性的等离子体状
电子-离子的共振复合(包括双电子复合(DR)及高阶的三电子复合(TR)、四电子复合(QR)等)是高温天体、实验室等离子体中基本的原子动力学过程。系统地开展高电荷态离子(HCI)共振复合过程的研究,对深入理解等离子体内部的能量输运、电离平衡以及辐射光谱特性十分重要。近年来,基于重离子加速器的冷却储存环、电子束离子阱等实验装置及高分辨的测量技术,在实验上已经开展了大量电子与高电荷态离子碰撞共振复合谱的
高次谐波是强激光场作用于原子、分子、固体而产生的一种高能相干电磁辐射,其波段覆盖了极紫外~软X射线。由于所具有的超短时间尺度(飞秒量级)和优越的相干性,高次谐波在衍射成像、探测和控制电子超快动力学、测量分子和磁性材料的圆二色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受限于其产生机理,实验室比较容易产生线极化高次谐波。如何产生椭圆偏振、圆偏振高次谐波和阿秒脉冲则成为强场物理近年来一个新的热点研究问题。基于数值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