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句子包括动核谓语句(简称动谓句)和名核谓语句(简称名谓句)两大类型。名谓句作为汉语基本句型之一,在日常语言交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然而,与动谓句相比,名谓句的研究较为滞后。名述结构、定中结构都属于名核结构。而本文所要研究的名谓句是指由名词性成分作谓语构成的句子,在结构形式上相当于名述结构,即前名充当名谓句的主语,后名充当名谓句的谓语。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现代汉语名谓句,基于标注语料库,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的双重手段,以“词汇单位—角色实现—角色排序—句法映射—语义变化—语用制约”的角度,从词汇语义、句法语义两方面描写名谓句,揭示“句法—语义”接口机制以及语用对接口的制约规律,最终建立名核谓语句的接口模型,从语义语法学角度提供相关理论探索。首先,基于《现代汉语受限词表》,参考《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依据筛选原则,将50个高频名词定为研究对象。然后,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的解释,对50个高频名词进行语义分类,并参照《词汇义征标记集》分析这些高频名词的词汇义征,共归纳提取出90个词汇义征。借鉴《句法范畴义征标记集》等分析名谓句所关涉语义角色的范畴义征,共提取出23个语义角色,32个句法范畴义征。其次,探讨名谓句“词汇单位—语义角色”接口问题,即词汇单位如何基于其词汇义征实现为语义角色。研究发现,名谓句“词汇单位—语义角色”衔接关键在于构成名谓句前后的两个部分抽象出的范畴义征是否具有相容性,两部分名词性成分的范畴义征具有明显的相容性是组合成立的基础。此外,不同语义子场、不同词元的接口表现具有差异。由人物类义场、事件类义场、方位类义场的典型词元所建立的名谓句,其句法语义模式排列相对而言比较整齐。除非典型情况外,一个典型词元就能归纳出全部的句法语义模式,子场内的其他词元基本上也可以进入这些句法语义关系内。事物类义场、时间类义场的典型词元所建立的句法语义模式比较丰富,模式排列不整齐。处所类义场的典型词元能建立的句法语义模式也比较整齐。接着,基于名谓句标注语料库,统计名谓句的角色排序模型,分析名谓句所关涉语义角色的投影分布。经研究发现,名谓句语义角色的排序模型共有35种,名谓句所关涉语义角色在句法层面的投射包括单一映射、多重映射两个小类。23种语义角色的语形分布中,18种语义角色为单一映射,5种语义角色为多重映射。可以看出,单一映射的语义角色远远多于多重映射。这说明在名谓句中,词汇语义和句法成分虽有多重对应,但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再次,基于名谓句标注语料库,分别从词汇语义制约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反制约词汇语义这两个维度展开讨论,并且总结了两者间的制约关系。分析认为名谓句词汇语义制约了词汇单位的角色实现、制约了组合对象的角色类型、制约了角色实现类型。句法结构反制约于词汇语义的作用较弱,这种反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词汇单位的语义需求限制以及语义的变化,即会出现义征凸显、义征增加、义征转化这些语义变化。最后,基于语料考察了语用因素对名谓句句子结构生成的制约作用。经研究发现,转喻、主观性表达、主题和焦点、语境、语义自足性、关联理论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名谓句的句子结构生成。第一,转喻具有普遍性,名谓句中的后名NP2可以通过转喻实现为不同的语义角色,从而形成不同的句子结构。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容易被交际双方选择和使用。其次,说话人可以根据内心的立场,采用不同类型的名谓句体现出自己的主观态度情感。第三,名谓句前名、后名两个名词性成分根据说话人的意图既可以代表主题,也可以代表焦点。第四,上下文语境、社会语境、情景语境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名谓句的理解,使词语的意义具有明确性、唯一性、接受程度。第五,名词性成分之所以能充当谓语,是因为谓语名词在一定情况下具有陈述义,传递了听话人未知的新信息,从而句子能够自足。第六,根据关联理论,名谓句作为一个主谓语部分只有两个名词性成分构成的句子来看,说话人只需要把具有一定语义关系的两个名词性成分并列放置,而听话人需要付出较多的心智努力来理解这两个名词性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并理解对方的交际意图。因此,交际双方可以进行不同数量的语言编码,寻求心智努力和语境效果之间的最佳平衡。本文基于语料库,从“词汇单位—角色实现—角色排序—句法映射—语义变化—语用制约”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名谓句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摸索,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但是很多方面的研究尚且薄弱,如语用问题涉及繁多,除本文涉及的相关内容,仍有许多问题在未来研究中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