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视角:张爱玲自译《金锁记》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zi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是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之一,是为数不多的能运用汉英两种语言进行创作和翻译的作家。因其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她的翻译体裁呈现多元化模式,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等。近年来,学者们才开始转移目光到其翻译作品,包括自译和译他(翻译他人作品)。但学者们对张爱玲的翻译成就的关注十分有限,更多的是关注其文学作品。张爱玲初登文坛便凭借小说《金锁记》在中国文坛大获赞誉。张爱玲渴望通过自译中国故事来实现她打入英语世界的作家梦,获得英语世界的认可。自译《金锁记》不失为一个绝佳选择。张爱玲对《金锁记》的译本倾注了大量心血,不惜四次自译、改译以求达到理想效果。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学者们的研究焦点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文化转向”的翻译研究让学者们注意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试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出发,以《金锁记》为例探讨张爱玲的自译,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重点讨论并分析了其译者主体性在《金锁记》自译本(The Golden Cangue)中的翻译策略、美学意象和读者意识方面的体现,挖掘了《金锁记》自译本的失败原因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较于翻译他人作品的译者,张爱玲在自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在解读原文方面享有更大的自由度,并进行了相当大的改写改译。虽然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赞助人。她强烈的读者意识使得她在对翻译文本、翻译策略等方面的选择充分表现了主体性。作为自译者,她的主体性同样也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文本、文化等。《金锁记》自译本的失败既有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其直译策略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这也说明,译者作为文化协调者,要充分发挥和完善利用译者主体性,让译本能够展现中国文化之美,同时又可被西方文化接受,得到目标读者的认可。这样,中国文学才能更好的走向世界,与其它文化进行对话。
其他文献
每个文本都具有复杂性、异质性和多样性,任何文本的意义都要依赖其他文本的意义才能完全阐释。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互文性理论,宏观互文性和微观互文性的语篇特征,和主题互文
在传统体硅技术中,随着器件特征尺寸的减小,器件内部以及器件之间通过衬底的相互作用变得越来越严重,随之产生的一些寄生效应严重地影响了器件的性能。绝缘体上的硅(SOI: Silicon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使光通信系统传输容量成百倍的增长的光波分复用技术也成为研究热点,可调谐光学滤波器作为光波分复用系统中的关键器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平面微透镜阵列因排列密集、光性均匀、集成度高等优势成为微小光学领域重要的元件之一。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光学微加工技术快速发展。光刻工艺和离子交
当In含量为17.6%时,InAlN晶格可与GaN晶格实现晶格匹配无应力状态,因此可避免由于晶格失配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但是由于InN和AlN两种材料的生长特性差异较大,使得高质量高In含量I
对接地距离保护整定计算方法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在此基础上,从引入零序电流补偿系数的根本目的出发,提出了更加简单实用的零序电流补偿系数计算方法。针对目前整定计算
在 2 0世纪 30年代特定的社会背景下 ,中国兴起了一股“全盘西化”思潮。这一思潮在当时不但有着广泛的社会性 ,而且有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它是五四之后激进主义思想潮流
家族企业在全球的经济活动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迄今为止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家族企业仍是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产生了一大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现阶段扶贫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甘肃省受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制约,区域内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在国家新一轮扶贫规划中,甘肃省有43个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和58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县被列入其中。近几年来,虽然甘肃省贫困发生率在逐年下降,但是减贫速度呈现下降趋势。如何更有效地配置财政资源,更大限度地减少贫困,
随着电子系统朝着高速、高密度方向的发展,高速电路板中信号完整性问题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研究议题,尤其是在电源地平面中的同步开关噪声(地弹)问题尤为严重。本文首先阐述了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