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f Chinese Kinship Term "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Y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亲属称谓系统。亲属称谓语被用于称呼非亲属这一现象由来已久,归根到底这是“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等传统伦理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种用法多见于社交场合。当然,仅有极少部分的亲属称谓语有这种功用,“哥”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汉语亲属称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哥”已经渗透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近些年来,“哥”逐渐成为流行词汇,例如,“犀利哥”,“萝卜哥”,“春哥”,“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等。但是这些“哥”似乎已经跳脱了传统的社会称谓体系,并发生了语义变化。先前对“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时性方面,而对其共时性的研究也多局限于传统称谓体系内。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模因论来探讨“哥”及其变体的产生、传播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从网络,图书等处收集来的语料来对“哥”进行定性研究。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提出的新理论。通过与基因的类比,模因被认为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模因的复制与传播使人类语言得到丰富和进化。发生了语义变化的“哥”与模因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断产生新的变体,这些变体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彼此间又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但只有少部分最终成为成功模因。本文将亲属称谓语和模因的有关理论结合起来,分析了“哥”的新义项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然后从长寿性、多产性和高保真度这三个成功模因的标准对其进行了验证,并对“哥”的变体以及这些变体的复制和传播方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选取“XX-哥”作为变体代表进行了系统的模因研究。   本研究表明“哥”的变体是通过对“哥”的复制和传播而形成的,从而说明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模因论为“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但本研究依然是一个通过对语料的观察和分析而进行的尝试性研究,希望能对今后“哥”以及其他语言模因的研究能够有所助益。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3月17-19日,第四届慕尼黑上海激光、光电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展会立足于快速增长的中国激光、光电市场,涵盖了激光、光电子、光学技术、光学加工等诸多领域,共
委婉语出现在早期人类文明的阶段,是所有文化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由于它有助于成功的社会交际,所以是英语语言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委婉语在日常交际中的重要的作用引起了许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语言研究当中。对于外语教学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在过去,大量的语言研究主要是通过定性分析来研究,而现在的
《春天和一切》是威廉斯的诗歌和散文集,书中收录了诗歌27首,散文12篇。这部作品不仅在诗歌体裁、主题和语言形式上大胆创新,更是巧妙地将音乐艺术中元素根植于诗歌创作之中,增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2004年国际护理管理学术会议上,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黄人健表示:职业暴露已经成为一个必须重视的风险,我国有8成以上的护士曾经被针刺伤。护理行业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独特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病率。方法对2005年1-6月来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5046人进行问卷调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在第二语言教学领域里动机和学习者自主都是热门讨论的话题。许多学者针对动机或学习者自主的概念进行研究,而其他学者更致力于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但这些研究结果没有达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