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的特殊性,滨海地区地下水环境十分脆弱和敏感,对外部干扰的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弱。随着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日益增加,滨海地区普遍面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地下水质恶化等地下水环境问题。植被是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滨海地区地下水环境变化会引发强烈的地表植被生态响应,如地下水位下降和海水入侵会导致植被退化、多样性丧失和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的特殊性,滨海地区地下水环境十分脆弱和敏感,对外部干扰的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弱。随着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日益增加,滨海地区普遍面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地下水质恶化等地下水环境问题。植被是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滨海地区地下水环境变化会引发强烈的地表植被生态响应,如地下水位下降和海水入侵会导致植被退化、多样性丧失和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开展滨海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背景下地下水环境演变和植被响应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研究。本研究以莱州湾东岸地区为重点研究区,在充分进行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多元统计学、地统计学、环境同位素和遥感解译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地下水资源调控和开发利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探究了地表植被对地下水环境变化的响应和机理,并对受损的地下水环境恢复力作出评价。主要研究手段、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莱州湾东岸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对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和地下水质的影响。针对地下水位对外界干扰响应的复杂性和非线性,构建了地下水位年变化量对有效灌溉面积、节水灌溉面积等影响因子响应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缺省因子法量化地下水位对各因子的敏感程度,证实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的农业灌溉是莱州湾东岸地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在研究区采集153个地下水质样品,分析地下水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规律。基于地下水中营养盐、重金属和微生物等指标的差异,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把地下水质样本分为在空间上连续的4类,解决了地下水质在地理空间上的渐变问题和边界突变问题。基于地下水环境的自然背景以及人类活动的类型和强度讨论了造成各水质分区地下水质差异的原因,发现包括农业、工业、生活和矿山污染源在内的人为污染源以及海水入侵是区域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2)以王河下游流域为例,分析了滨海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利用对区域水循环和污染物运移的影响。工程实施前后王河地下水库和下游地下水流场的变化表明,地下截渗墙阻断了上下游间的水力联系,剥夺了下游含水层在自然状态下接受的地下径流,库区水位抬升的同时,下游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利用3H同位素技术指示地下水的运动和交换特征,发现库区地下水3H浓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具有均布规律,这表明地下水库建设形成的封闭储水空间、大规模地下水人工补给和开采、含水层连通性促进了库区地下水的内循环。地下水文过程的阻断和水循环模式变化导致了库区和下游地下水中氮污染物分布和迁移转化规律的差异。NO3--N是库区地下水无机氮的主要形态,浓度在空间上分布均匀且显著高于下游地区。库区地下水的内循环模式、高强度农业施肥共同造成了NO3--N的蓄积和空间均匀分布。(3)基于Modis MOD13Q1 NDVI长序列数据,分析了莱州湾东岸地区NDVI的时空特征和演化趋势。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土地利用与农业种植结构、农业生产水平、地下水环境、气候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环保投资等5个NDVI的综合影响因子,并建立NDVI对综合因子响应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地下水环境对NDVI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地,基于地下水和土壤环境调查成果分析了地下水环境因子对NDVI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灌溉用水保证率下降,长期使用高矿化度的地下水灌溉导致耕地表层土壤盐分累积,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调查了王河下游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利用对农作物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运行后,由于地下水环境改善和灌溉能力提升,地下坝坝址上下游相邻耕地NDVI变化趋势出现明显差异,上游耕地NDVI比相邻下游耕地高15.1%;坝址上游耕地单产量平均提升了 22.0%,而远离坝址的耕地则没有明显变化。(4)利用弹性理论评价了莱州湾东岸地区地下水环境的恢复力。在充分进行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选取了影响莱州湾东岸地区地下水恢复力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指标,构建了地下水环境恢复力的层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定量评价地下水环境恢复力水平,并分析其时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环境保护能力的提升以及自然条件的改变,地下水环境恢复力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地下水环境恢复力的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发现各时期影响恢复力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不同,现阶段主要障碍因素是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和地下水资源量短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环境保护的针对性措施。
其他文献
碳纤维增强铝基(Cf/Al)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比强度和比刚度、低热膨胀系数、耐高温以及良好的加工性等优良性能,在航空航天及民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对于空间光学相机结构件。然而在Cf/Al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发现碳纤维与铝熔体间具有较差的润湿性,导致铝熔体难以充分地浸渗到碳纤维束中,制备的复合材料中存在较多的缺陷;同时在高温制备环境中,碳纤维与铝熔体也易发生严重的界面腐蚀反应,界面反应不
随着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发展,面向微机电器件的金属微结构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金属微结构的制作方法有多种,其中掩膜电解加工方法以其成本低、污染小、工具电极无损耗、加工效率高等优点,在微细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掩膜电解加工过程中,由于阳极金属的各向同性腐蚀属性,加工中的侧蚀现象不可避免的发生。这种侧蚀现象使得微结构的非加工区域产生了过多的材料去除,严重影响了掩膜电解加工的定域蚀除能力,降低
混凝土结构在正常使用阶段是带裂缝工作的,服役期内的荷载及环境等不利因素将加速裂缝的扩展及新裂缝的生成,显著降低结构的适用性与耐久性,甚至导致突发事故。因此,实现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实时跟踪与监测意义重大。针对目前混凝土裂缝监测技术的不足(无法实时监测、成本太高或因裂缝出现后传感器与混凝土无法保持协调变形造成监测失效等),本文借鉴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传感器的应变自感知技术和思路,将不同纤维与纳米炭黑混杂
资产评估范围是明确双方资产交割的边界 基于资产重组和股权类投资项目之资产评估报告的必要性 (一)资产评估报告是资产重组和股权类投资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资产重组,包括资产整体重组、实施主辅分离、分立分离等,也包括通过股权转让实施从"低小散弱"退出。所谓股权投资,通常是为长期(至少在一年以上)持有一个公司的股票或长期的投资一个公司,以期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
文本至图像的生成任务旨在于利用生成模型对输入的文本特征进行语义解析,生成反映文本描述的图像。文本与图像的信息表示和特征表达的异构,使生成模型很难有效地解析文本语义,生成高质量图像。对此,文本至图像生成任务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跨媒体智能领域的发展,大量图文数据库的创建为该任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文本至图像生成是当前计算机视觉以及跨媒体智能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论文针对文本至图像生成任务中文本描述
随着物联网的飞速发展,终端设备数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由此产生的海量数据对移动边缘计算(MEC)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移动边缘计算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物联网计算模式应运而生,它利用边缘节点间的相互协作机制将计算能力从云端下沉到网络边缘侧,来处理大规模复杂计算问题,进而实现网络互联、协同合作、边缘智能和安全卸载。相比于传统云计算网络,在动态复杂网络环境以及多样化服务下,移动边缘计算网络具备节点数量海量化、类
近年来,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的发展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被认为是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日后代数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这一结论仍需来自不同文化情境的实证依据进一步支持。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已有较为成熟的模式评估工具,结合我国的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形成了我国4-6岁儿童模式能力评估工具。并以此为基础,考察了我国4-6岁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数能力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
本文研究了结构型纤维对荷载作用下开裂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影响。正常使用阶段的混凝土结构是受荷且带裂缝工作的,裂缝的存在会显著提高混凝土渗透性能,加快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速度,进而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因此降低开裂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关键是降低裂缝处的渗透性能。而不同结构型纤维可通过限制混凝土裂缝宽度,增加混凝土裂缝表面粗糙程度来提高混凝土裂缝处的水头损失,进而提升开裂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本文
界面问题在二维材料器件应用中非常常见,并且深刻影响着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界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论文中,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利用层间旋转、衬底、团簇修饰等手段,针对电子器件、自旋电子器件以及光电转换器件等应用,系统研究了界面效应对几种常见二维材料(如黑磷、CrI3、MgO超薄膜、g-C3N4)的电子性质、磁性以及催化特性的影响,深入理解了二维材料界面效应的根本机制,为新型二维材料器件
目前,研究人员通常通过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解析解来研究诸如波动物理结构和动力学行为等重要的非线性现象.这使得研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解析解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几类解析解方法及应用,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研究了 Lie对称方法在流体力学非线性边值问题中的应用.利用吴-微分特征集算法得到了边值问题的一组多参数对称,并采用Lie对称方法将边值问题简化为一些约化扩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