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危机中的美国民粹主义的形式与演变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di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粹主义是被抛弃的人民团结起来对腐败的精英的一种反抗,是民主政治的一种倒退。民粹主义的定义建立在“人民”与“精英”的二元对立之上;它是一种“薄意识形态”,可以和各种‘厚’意识形态灵活地相互结合,用来解释这个世界并使某些议程合法化。在意识形态上,民粹主义往往反对全球化的进步主义价值观、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及其所倡导的多元文化主义;从功能上来看,民粹主义既可以指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也可以指支持某种意识形态的政治制度或政治动员手段。近年,民粹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表演或政治风格的观点在学界受到了关注,其代表人物本杰明·墨菲特将民粹主义政治表演定义为一套政治精英为获得民众支持或实现政治动员而精心设计的夸张修辞与行动。他论证了民粹主义与危机相辅相成的关系,并提出了政治表演六步曲模型,从而为理解民粹主义政治精英和民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自2008年金融风暴后,民粹主义在美国越演越烈。“占领华尔街”运动、茶党运动以及2016年美国大选中特朗普的胜利,见证了左翼和右翼民粹主义的相继兴起和右翼民粹主义的一时胜利。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来袭,尽管抗疫迫在眉睫,美国总统特朗普却将其个人政治利益放在首位,一心只想着在2020年总统大选中获得连任,从而上演了一出让世界咂舌的政治戏码。他一边与专家学者唱反调,对疫情采取轻视态度,在推特上散布毫无根据的假信息;一边又散播种族主义、仇外主义、封闭主义等话语,以赢得更多的保守派支持者。另一方面,美国民众对于特朗普的政治表演反应以口罩的政治化为标志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如顶级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契所言:“全世界只有在美国戴口罩成为了个人政治宣言,而这本该是一个纯粹的公共卫生问题。”特朗普的共和党人支持者(以2016年总统选举“红色州”为主)对其言行附和,抵制地方政府和专家的抗疫建议,坚决抗议口罩,甚至将新冠疫情看作精英共同谋划的一场诡计。而包括民主党人在内的广大美国民众不甘示弱,在推特等社交媒体上对特朗普支持者进行羞辱和政治反击。以“人民为本”“人民至上”为核心的民粹主义是美国建国以来民主政治的重要基因,曾在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中发挥过巨大作用。在本次新冠肺炎危机(后简称“新冠危机”)中,为何成为了美国抗疫之战中的最大的阴暗面?本文采取政治表演视角,分别以政治精英与民众为着眼点,通过两个案例分析:特朗普通过消极抗疫的政治表演如何达到右翼民众动员(第二章),口罩在民众中的政治化(第三章),考察了在新冠危机中政治精英与民众的互动关系,以及民粹主义话语在互动过程中的发展。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政府政策、媒体报道、民调数据的分析,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研究:新冠危机给美国社会与政治带来了何种变化?在新冠危机中,民粹主义与什么意识形态结合,发展出了怎样的政治话语?在新冠危机中,政府—民粹主义精英(特朗普)—民众的互动关系是怎样的?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章节。在第一章中,本文通过讨论新冠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探索了新冠危机与民粹主义兴起的关系。民粹主义来源于危机,在危机中获得发展,并与危机相辅相成。新冠危机涵盖了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一系列公共卫生危机、政治危机和经济社会危机;美国在这场的冲击中展现了其独特的脆弱性。常年以来,新自由主义对市场极端放任,导致了经济与社会不平等的加剧;以及在面对危机时公共保障的极度不足;而多元文化政策下社会群体“互不侵犯,隐形共存”的状态,使得身份政治得以凌驾于公民共识之上,抗击疫情从而成为了社会分裂加剧一个契机。这两个条件为民粹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温床。在第二章中,本文探索了特朗普通过识别失败、制造危机以及制造对立的民粹主义表演形式,并对其民众动员效果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特朗普通过一系列政治表演,看是似对新冠“无为而不治”,实际上是针对其核心支持者(红色州的民众,右翼民粹主义者)上演的一出政治好戏,起到了民众动员的作用。通过将新冠归为完全由“外因”引发和激化的事件——无论“外因”是中国、亚裔、墨西哥人还是民主党人,特朗普不仅推卸了领导抗疫的责任,还稳固了右翼民粹主义者想象中的“核心美国”。在这种情况下,消极才是胜利,才体现出了“他者”对“我们”的侵害,以及“我们”的朴素与勇敢。然而,特朗普的政治表演的唯有在其观众中才具有效力,在民粹主义者之外的广大美国民众中,特朗普的消极抗疫政策不符合民众在非常时期对于强力领导人的期待。这体现出了民粹主义表扬的局限性。在第三章里,本文探讨了在口罩的政治化过程中所体现的民众为主体的民粹主义的发展及其特点。本文将口罩的政治化解读为民粹主义与生物政治结合的产物,并发现了该过程的两大特点:沿党派隶属分裂严重,以及民粹主义领导人特朗普的强烈催化作用。口罩的政治化,一方面体现了民粹主义者通过抵制口罩来抵抗“他者”威胁、反抗国家的生命权力政权、捍卫生命权力的怒力;另一方面,其他民众对民粹主义者的羞辱和嘲讽,体现了生物政权下民众无法打破社会、政治和经济隔离,进行民主对话的困境。本文以2020年美国新冠危机为背景,探索了民粹主义运动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把握了时事热点,具有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存在两个创新点:一是通过政治精英-民众角度关照民粹主义在新冠危机中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多交点的研究角度;二是运用生命政治理论指出了民众间所存在的两种民粹主义,探讨了新自由主义下不同种族间的经济、社会、政治分裂的后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意义。
其他文献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正面、真实的国家形象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国家形象往往是通过媒介建构的。全球传播时代已经到来,人类传播在地域上不断拓展、在方式上不断改进、在技术上不断变革,这一切都影响着媒介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密集报道,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家形象更容易被建构。而媒体报道的框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媒体的生产和传播效果,从而影响到一国国家形象的
2019年末至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爆发不仅是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中国国际形象构建过程中遭遇的巨大挑战。中国在国家形象传播和建构上受到世界舆论的高度关注。因此,及时了解疫情期间外媒报道中塑造的中国形象,是迎接这次重大考验的前提。当下,我国实施“一国一策”的对外传播战略,让对外传播对象国都能详细地了解和看清真实而复杂的中国。自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17+1)合作机制建立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秋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目前为止,“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亮眼实绩。尽管“一带一路”倡议成就瞩目,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一些地区大国在内,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也不乏怀疑、抵制甚至公开批评,与国内媒体报道的“一带一路”形象及民众反应略有不同。考虑到“一带一路”倡议本质上是面向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在这
长期以来,议程设置理论被大量用于媒体报道的效果研究之中,但这些研究大多关注具象新闻事件的报道,极少涉及到抽象思想观念的传播。因此,本文以2020年Twitter平台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英文推文为研究对象,检验了议程设置的前沿理论——网络议程设置(即第三层议程设置)在思想观念传播中的有效性。2020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的关键年份。一方面,新冠疫情的全球暴发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随着中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海外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也逐渐增多。海外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问题一直被关注。多年来,德国不仅一直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与中国在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也十分活跃和密切,中德双边关系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德国媒体如何报道中国、报道中构建出什么样的中国形象,也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从旅游新闻这一“软新闻”角度研究外媒塑造的中国形象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
2020年初至今,新冠肺炎疫情成年度重点议题,且因为全球范围的爆发对政治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不可逆转的影响,频频占据全球各个国家媒体的重要版面。中国在新冠病毒防疫战中首当其冲,成为第一个大规模爆发疫情的国家,顺理成章的成为各大媒体的舆论焦点。中国在发现新冠病毒的第一时间就上报了世界卫生组织,政府立即采取行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全力抗击疫情,并做出了武汉封城的决策,为世界疫情防治做出重大牺牲。然而在世界性
Mongolia is a landlocked country situated between Russia and China,and has not access to sea.Mongolian foreign trade always been limited by land.International practice showed that sea freight is cheap
学位
《中国纪行》于十六世纪早期成书于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原书以波斯语写作而成。曾经被进献给了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塞利姆一世与其子苏莱曼一世。据这部书的作者声称,他于明武宗正德年间曾经来到了当时的明朝。书中描写了明代中国社会的诸多方面。然而长期以来因书中所写的大量内容不符合当时明朝的实际情况,因而被认为作者很可能并没有来到过中国,所谓“中国”的情况都是其道听途说而来。从而被认定史料价值不高,没有受到太
长久以来,意大利对华政策的研究始终处于容易被忽略的状态,而实际上意大利作为七国集团成员国以及欧盟创始国之一,其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在国际局势及欧盟局势中都扮演着具有影响力的角色。随着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及意大利签订了“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其对华政策逐渐备受关注。但在难民危机、欧债危机、恐怖主义等多重挑战下,意大利国内经济始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失业率居高不下,导致了民意分裂,进一步加剧了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随着中国崛起,与美国国会打好交道搞活国会外交是必不可少的,从而推动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国会通过立法活动对美国对华政策施加影响,而影响对华政策的立法活动皆始于议员的提案。进入21世纪以来,共有六位华裔当选进入国会,而学术界对这群华裔国会议员的研究仍有不足。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了华人在美国联邦、州和县级政府的参政情况,但鲜有涉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