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不同类型感染根管内的细菌定植状态观察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不同类型感染根管内细菌定植状况。材料与方法:临床上收集新鲜拔除的25颗离体牙,分为3组:牙髓炎组(A组)、8例;根尖周炎组(B组)、10例;根管治疗失败组(C组)、7例。拔除后,用刀片去净残留的牙周膜和其余附着物,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用2.5%磷酸戊二醛固定4h后,用低速切割机在釉牙骨质界下截除牙冠,高速金刚砂车针水冷却下将标本沿牙(根)长轴预备两条互相平行的纵形深沟,沟深约2mm,用口外牙挺沿预备的凹槽轻撬将标本一分为二。样本经4℃,0.1mol/L PBS溶液漂洗,乙醇梯度脱水(50%,60%,70%,80%,90%,100%梯度递增,每次15min),二氧化碳临界点干燥,离子溅射仪喷金后置扫描电镜(日本日立S-2250N,电压20kV)下观察。每个根管分为根管冠1/3段(离根尖9mm),根管中1/3段(离根中6mm),根管尖1/3段(离根尖3mm),用解剖刀做定位,从低倍到高倍对根管全长、根管壁、牙本质小管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并照像。结果:A组:细菌分布主要限于根管冠1/3段牙本质壁(75%),未进入牙本质小管内。B组:细菌分布于根管全长的牙本质壁,可见细菌侵入牙本质小管。C组:细菌分布主要集中于根管根尖1/3段牙本质壁,大多以生物膜形式存在,多数牙本质小管塌陷,可见细菌不同深度得定植在在牙本质壁。细菌侵入牙本质小管的深度比较:在根管中段,BC两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根管尖段,C组细菌侵入牙本质小管深度较B组深(P<0.05)。结论:牙髓炎细菌感染主要局限于根冠部,细菌为侵入牙本质小管;根尖周炎细菌感染可分布于根管全长,细菌进入牙本质小管内;根管治疗失败的根管感染以根尖为主,以生物膜形式存在,细菌定植于牙本质壁内。第二部分不同类型感染根管内的4种厌氧菌的检出分析目的:应用16S rDNA-PCR技术检测不同类型感染根管内4种厌氧菌定植状况。材料与方法:临床上收集新鲜拔除30颗离体牙,分为3组:牙髓炎组(A组)、10例;根尖周炎组(B组)、10例;根管治疗失败组(C组)、10例。拔除后,用刀片去净残留的牙周膜和其余附着物,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用低速切割机在釉牙骨质界下截除牙冠,然后用解剖刀做定位,在垂直于根管长轴的方向上,每个根管分为根管冠中段(离根尖6mm),根管尖段(离根尖3mm),用无菌金刚砂片进行截断:每个根管截断的表面使用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接着使用5%硫代硫酸钠溶擦洗;放入装有lml的冻存管中,保存在液氮24h后,用高温高压灭菌的高密度白布包裹,锤子敲碎成碎块,所有碎块组织收集到装有1mlPBS的1.5m1离心管中,-80度保存。提取样本细菌基因组DNA,用PCR扩增细菌16S rDNA基因片段的方法检测细菌种类,计算检出率。结果:通用引物检测30病例,都能检测到待检细菌,检出率达100%。在A组,根管冠中段能检测到牙髓卟啉单胞菌P. endodontalis (P.e)、具核梭杆菌F. nucleatum (F. n)和中间普氏菌P. intermedia (P. i)三种细菌,其中P.e的检出率最高,而根管尖段只检测到P.e的存在,而且检出率比较低(10%),明显低于根管冠中段(P<0.05)。在B组,在检出P. e、F. n、P. i的同时,我们还检测出粪肠球菌E. faecalis (E. f),在根管冠中段的检出率分别是30%、20%、70%和10%和在根管尖段的检出率分别是40%、40%、80%和10%,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都是P.i的检出率最高。在C组,E.f在根管尖段细菌的检出率(60%)比在根管冠中段细菌的检出率(10%)高,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三种细菌的检出率都比较低。结论:根管感染是多重细菌感染;其中这4种细菌是感染根管的优势菌;牙髓炎的根管冠中段以牙髓卟啉单胞菌为主,根管尖段细菌检出率很低;根尖周炎的感染根管内细菌在根管冠中段和根管尖段的4种细菌检出率无明显差别,都是以中间普氏菌为主,根管治疗失败的根管冠中段的4种细菌检出率均很低,根管尖段的粪肠球菌检出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