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东南亚的养殖场对虾生长缓慢的现象被越来越多的报道出来。在这些生长较为缓慢的对虾肝胰腺中检测到了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阳性。目前认为EHP是影响对虾生长缓慢的最主要的病原,成为对虾养殖的最大威胁之一,严重影响了对虾养殖业的产量增长,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不同组织EHP载量与对虾生长参数分析,血淋巴ATP含量测定、蛋白质浓度测定,原位杂交等技术手段,旨在了解EHP的流行情况及在对虾体内的分布情况,探索EHP导致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停滞或缓慢的机制。对来自河北黄骅(HH)、山东平度(PD)、江苏吴江(WJ)和山东日照(RZ)的4个凡纳滨对虾群体进行了对虾生长参数测量,用Taq Man q PCR检测了各群体对虾的肝胰腺组织中和RZ群体对虾的多种组织中的EHP感染载量。结果表明,在主要生长相关参数上RZ群体最优,该群体EHP量也最低。不同群体的样本数-EHP对数直方图的模式存在差异,HH和PD群体的EHP对数呈双峰分布,而WJ和RZ群体的EHP对数呈单峰分布,代表EHP在不同群体中可能存在不同的传播模式。EHP对数呈单峰分布的群体或从多峰分布的群体中分离出的高EHP对数子群体的对虾体长或体重与EHP对数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在群体水平上EHP显著增加体重指数的变异系数。为进一步了解凡纳滨对虾EHP阳性个体中,EHP的分布情况,对来自山东日照的一批凡纳滨对虾共48尾,解剖对虾后分别对肝胰腺、肠道、肌肉、血淋巴和鳃五种组织进行了EHP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群体中各个体不同组织中EHP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肝胰腺>中肠>血淋巴>鳃>肌肉。肝胰腺、中肠和鳃三个组织中EHP对数相互间的相关性呈99.9%的极显著水平(P<0.001);除了中肠与血淋巴和肝胰腺与血淋巴以外,其余组织间EHP对数的相关性也达到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水平。在肠道和鳃组织中EHP拷贝数对数与对虾体重指数(Ponderal index,Pi)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并且肌肉中EHP平均载量最低。通过对血淋巴和肌肉组织进行蛋白质含量、血淋巴ATP含量的测定,及与EHP载量和对虾生长参数的相关性的分析,可见肌肉蛋白含量与血淋巴、肌肉EHP载量对数达到95%的负相关水平。血淋巴中的ATP浓度与血淋巴中和肝胰腺中的EHP载量均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与5种组织EHP载量之和对数达到99.5%的负相关性水平。经过Sigma Plot 12.0回归分析,得到血淋巴ATP含量与所有组织中EHP载量之和对数的关系式为:ATP浓度=-(0.060±0.019)Log(EHP载量)+(2.326±0.238)。证明EHP的确通过截取宿主的ATP而影响对虾的生长的机制,并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虾肌肉蛋白的积累。为寻找EHP在对虾体内分布的直接证据,依据Gen Bank中公布的EHP SSU r DNA序列(KF362129),设计了一对原位杂交探针的PCR扩增引物,用DIG标记的EHP探针对肝胰腺、肌肉、鳃、肠道组织的原位杂交显示,肝胰腺是主要的EHP感染组织,其他组织中杂交信号较弱,但各组织中有少数细胞的EHP感染。本研究通过q PCR获得了EHP在凡纳滨对虾不同群体和不同组织中感染量的准确数据,观察到群体中不同个体的EHP感染发生在较接近的时间点时,其EHP载量与对虾的生长参数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群体内的EHP感染会显著增加体重指数的变异系数;EHP能在多组织中检出,肝胰腺和中肠中分布最多,原位杂交显示EHP在其他组织中的存在是因为在其他组织中存在一定水平的感染的原因。同时,证明了EHP的确可以通过截取宿主的ATP而影响对虾的生长的机制,影响了对虾肌肉蛋白的积累。通过本研究阐明了EHP在对虾群体和体内的感染和分布情况,为该病的诊断和预防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