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中英概念隐喻对比研究——以汉英生命隐喻为例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m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几十年来有不少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中外学者从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概念隐喻理论是众多研究成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基础性理论成果,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对许多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包括对经济、政治、外交以及科学话语的研究。
  由于文化的不同,英汉隐喻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性。因此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受到了许多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从特定的隐喻进行对比研究。本文以Lakoff&Johnson(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据,对英汉语中有关life/(“人生”、“生命”、“生活”)的隐喻概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文化理据性作出了阐释。概念隐喻是深层次的,具有文化属性,隐喻思维由具体的语言表达所显现。本研究试图将概念隐喻理论与认知语言学另一重要理论成果,即类典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相结合,尝试从类典型范畴的视角对概念隐喻加以阐释和分类。将认知语言学两大理论成果相结合,并主要研究特定抽象概念下的隐喻表达能否构成基于特定概念隐喻的原型范畴?这在理论上是一种尝试和创新,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基于以上理论,本研究对英语life以及汉语“人生”“生命”“生活”的概念隐喻进行了对比分析。概念隐喻是人们语言日常表达的提炼和总结,日常的隐喻表达是概念隐喻的具体体现。围绕着特定的概念隐喻会产生一系列的隐喻表达。本研究从原型理论视角下出发,通过研究和归纳检验此类隐喻是否可以构成原型范畴。同时揭示隐喻中所蕴含的文化差异,以及隐喻对不同文化和语言理解的重要作用。
  本文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反思方法来研究生活隐喻。本文使用的两个语料库是COCA和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设计的在线语料库,它们都是公认的大型语料库。因此,该方法是经验性的,所获得的数据是全面可靠的。
  本文的研究也具有着重要意义。从理论上来看,从原型范畴的视角研究概念隐喻,将原型范畴理论与概念隐喻理论相结合,这在理论上是一种尝试和创新;在实践上,隐喻研究是跨文化研究的重要窗口和组成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对于推动和促进跨文化交交际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也对二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三言》是中国明代作家冯梦龙广泛搜集宋代至明代的话本和拟话本编辑而成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这两部短篇小说集是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却有着共同的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人性解放,歌颂爱情,赞美妇女,反对门第等级,主张婚姻平等的观点。这两部作品集中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三言》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作品是属于爱情题材的,《十日谈》中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故事
学位
本文旨在对当今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互文性”进行系谱梳理和理论探析,论述它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考察它在文学和文化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纵向梳理互文性概念的学渊系谱,勾勒互文性概念生成、发展、嬗变的轨迹。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巴赫金的对话主义思想直接导致了克里斯蒂娃提出互文性概念,是互文性理论最直接的学术渊源。1966年,克里斯蒂娃在向法国介绍巴赫金的学术思想时,
学位
作为当代英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扎迪·史密斯关注多元文化背景下英国移民的文化身份问题。本文从约翰·贝里的文化适应理论和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出发,探究史密斯的代表作《白牙》中移民文化身份的建构主题,揭示了二战结束后移民在英国人歧视和排外下生存的艰辛。  本文首先分析小说中萨马德等三位移民陷入不同的身份危机,萨马德在白人文化和母国文化之间的摇摆不定、克拉拉在英国社会的异化及艾丽对白人文化的盲
学位
话语标记语广泛存在于不同语言中,是语篇分析和语用研究的热点话题。直到上个世纪中期,人们仍把话语标记语当成口语中毫无意义的填充语。但是随着日常语言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话语标记语对促进语篇连贯性,缓和人际关系,进而实现成功的交流都有重要作用。本文以I mean为例1,通过对Santa Barbara Corpus of Spoken American English(Part1)和Spoken Eng
学位
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日渐深入的背景下,英语写作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不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是二语写作教学的研究重点。随着对写作反馈研究的不断深入,重述和元语言反馈逐渐成为二语写作教学领域的热门研究话题。国外对重述和元语言反馈在写作教学的研究数量众多,而国内对二者的研究相对匮乏,并且对于二者在写作教学上不同影响的探究尚不充分。  鉴于此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也日趋成熟。尤其是在写作教学方面,基于计算机辅助写作教学而研发的写作自动评分系统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即时反馈和评分,也可以减轻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负担,为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与反馈方式。国外关于自动评分系统研发与应用的研究已经颇具规模,而国内对于自动评分系统的研发起步较晚且相关研究有限。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句酷批改网与冰果英语
学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交通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美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局面。通过密切的交流,中美两国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文化冲突。文化冲突不单表现在中美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异质语言受到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其表达方式也会千差万别。与公共语言相比,日常生活语言更加贴近现实,可以更好地体现出社会群体的差异性。而一些优秀的跨文化作品作为记录人们日常生活的载体,为
2012年,莫言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史上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此事在翻译界掀起一股研究热潮,而莫言作品的英译者——葛浩文更是成为了翻译界的焦点,可以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功不可没。作为享誉海内外的汉学家和翻译家,葛浩文已经翻译了三十多位作家的七十多部作品,翻译功底纯熟高深,其研究价值显而易见。因此本文选择将葛浩文的英译作品作为研究案例。  葛浩文素有“中国文学的首席翻译家”和“中国文
学位
粗俗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能够映射社会生活,承载着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并具有鲜明的语言特征。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使用粗俗语来塑造人物形象,这不仅可以体现其社会地位,教育背景和人物形象,还可以反映出他们的社会礼节、道德、意识形态、风俗习惯、价值观等。因此,在民间文化和社会习俗传播这方面,粗俗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但是,由于粗俗语言本身的粗鲁性,其研究价值和重要性容易被学者和译者忽视,与之相
学位
世界中存在着不同认识,因为它取决于每个人所承载的语言、文化以及个人特征。世界是丰富多样的,但我们只能对其中的一部分产生认知,文化、传统、价值观吸收了这种认知后,构成了一种认知模式——语言定型,它简化了来自外部的信息并加速了感知世界的过程。如今,语言定型是语言学中的一项重要理论,它代表着我们心中的刻板印象和固定范式,具有主观评价色彩,可以表达出在普通情境下社会群体内部的相互评价。在常规的交流环境中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