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以其不朽的艺术魅力召唤了一代又一代的接受者,从而形成了绵延千年的辉煌接受史。由于《古诗十九首》在明代的接受情况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因此本文旨在借鉴接受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以读者为出发点,在文献资料与理论分析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对明代主流诗学对《古诗十九首》的接受情况做细致梳理,以期揭示《古诗十九首》对明代诗歌批评、诗歌创作的影响及其原因。绪论部分首先简要介绍接受美学以及我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已经取得的接受史研究成果。其次,概述明代《古诗十九首》接受史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其研究的未尽之处。最后,阐述本论题展开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正文部分的三个章节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全文的有机整体。前两章为全文的主体内容,以时间为序,按明代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渐次分析主流诗派及诗论家对《古诗十九首》的接受情况。第一章主要论述以七子派为代表的复古派对《古诗十九首》的接受状况。七子派对《古诗十九首》表现出文学批评与创作实践并重的接受倾向。他们一方面从《古诗十九首》的法度、艺术特色、审美意蕴、诗史地位等方面展开文学批评,将《古诗十九首》树立为汉魏诗歌中他们尊崇取法的最高典范;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极为推崇《古诗十九首》,因此又将其视为模仿的圭臬,创作了大量仿拟《古诗十九首》的诗歌作品。第二章重点考察明代后期的公安派、竟陵派、陆时雍与许学夷四家对《古诗十九首》的批评与接受。他们表现出各取所需的接受风貌,有的从“性灵”角度来接受《古诗十九首》,有的以《古诗十九首》作为文学范式来诠释“神韵说”的诗学理论,还有人以《古诗十九首》为中心,对明代复古派的汉魏诗论进行学术总结。第三章对《古诗十九首》在明代的接受活动进行理论总结,重点论述《古诗十九首》对明代诗歌批评与创作的作用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