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人类最悠久的文化交流活动,翻译离不开语言的转换,但它并不只是单纯的语言转换,因为语言反映文化,而且受文化制约。自一九九零年由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嘞弗尔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出版,他们第一次正式提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发展方向,研究界自此打破了传统的观念,把翻译研究带入了一个多维发展的新阶段。巴斯奈特认为翻译的单位应该是文化,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原文与译文之间文化功能的等值。因此,翻译的目的应该是跨文化信息传递,达到文化的最佳交流与融合。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提出,标志着翻译研究迈向了一个新台阶,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民俗语汇是随着民俗语言学的产生而进入语言学领域的一个新术语。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语汇应该受到广泛关注,人们有责任去保护并传承这项属于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陕西关中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民俗文化更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研究关中地区的民俗文化及其语汇的文化传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选用陕西代表文学巨著《白鹿原》中的关中民俗语汇为语料,试以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为指导,在对负载着丰富民俗文化的关中民俗语汇进行文化解读的基础上,提出异于常规的归化异化的“移植”翻译策略,详细剖析了独具关中特色的民俗语汇的具体翻译方法,以便更好地传递这些语汇中的文化内涵,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指出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对关中民俗语汇传译的指导意义,在翻译的文化转向研究中,要达到文化信息的最佳传递,翻译过程与文化解读密不可分,“移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翻译策略。本文对于关中民俗语汇的翻译策略和具体翻译方法的实践,进一步验证了在文化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民俗语汇传译的可能性和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