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与患病率均长期处在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前三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其预防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价值。目的:回顾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10年期间单中心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通过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回顾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临床转归数据,以达到对患病从入院到出院全阶段的分析。方法:数据来源于医院电子信息系统,以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10年间本中心住院治疗的患者为目标范围,通过脑科患者科研数据平台中进行筛选查询。对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均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提取25项实验室检验结果和超声、CT、MRI等影像检查结果。患者组从医嘱数据库中的用药记录中提取抗血小板、抗凝、扩容、降压、降糖、降脂、降颅压、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九种类别的常用药物的用药记录,并归纳整理。手术治疗的患者提取手术记录,按脑血管造影术、支架植入/置入术、动脉溶栓术、球囊扩张术、机械取栓术归类记录,同时从手术记录中提取术后血流恢复情况。治疗转归根据出院时病历首页的转归记录分为治愈、好转、未治、无效、死亡、其他、无记录,治愈与好转视为转归良好。收集整理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年间一共26718位ICVD患者在我中心接受各项检查治疗,平均年龄(66.12±14.22)岁;其中男性患者16412例,占61.4%,平均年龄(64.76±14.48)岁;女性患者10306例,占38.5%,平均年龄(68.26±13.51)岁。患者组与对照组脑梗死病史、短暂性脑缺血病史、房颤病史、心肌梗塞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8项病史与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同型半胱氨酸、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血白蛋白这12项实验室检查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红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血白蛋白7项结果具有较为肯定的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组与对照组颈部血管超声存在内中膜增厚、斑块、狭窄、闭塞的两组间比较具有较为肯定的统计学差异p<0.01,血管硬化的两组间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下肢血管超声存在内中膜增厚、斑块、狭窄、闭塞的两组间比较具有较为肯定的统计学差异p<0.01,血管硬化的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接受血管内治疗后,96%的患者原狭窄或闭塞消失或减轻,血流通畅、显影良好;血管改善率动脉溶栓89.5%、球囊扩张97.7%、支架置入100%、机械取栓95.5%。抗血小板、降压、降脂、营养神经、改善循环为最常用的治疗药物类别,患者中76.5%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平均用药1.63种;81.1%使用降压药物,平均用药3.74种;64.3%使用降脂药物,平均用药1.22种;89.7%使用营养神经药物,平均用药2.76种;82.4%使用改善循环药物,平均用药2.01种,91%的患者经治疗后治愈或好转。结论:1.既往有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房颤、心肌梗塞、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史的患者都是缺血性脑血管的高风险人群;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同型半胱氨酸、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血白蛋白12项检查结果为ICVD的危险因素,其结果有明显异常时,建议患者进一步检查治疗。2.根据CT、MRI与血管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患病部位、疾病发展过程和病变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3.接受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血流情况即时改善明显,预后良好,建议有条件的患者及时选择手术治疗,同时建议配合抗血小板、降压、降脂、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