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平均寿命延长的共同作用下,老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成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必然趋势。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口老龄化向世界各国发展,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战略性问题。文章根据2000年第五次及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从数量变动、结构变动、类型变动、空间分布、相关性特征方面,对兰州市人口老龄化空间演变特征进行分析与论述。结果表明:(1)2000年-2010年,兰州市老龄人口增长幅度远高于总人口增长幅度,老龄人口比重从6.26%增长到8.76%,表明兰州市已全面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各区老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街区间老龄人口数差距不断减小。(2)兰州市老龄人口中高龄老人增速快,老龄人口年龄结构不断老化。老龄人口整体性别比显著下降,最高性别比向高龄组过渡,且具有向西北方向迁移的趋势。空巢家庭日益增加,整体以只有一对老夫妇户居多。老年抚养负担加重,街区间差距逐渐增大。全市老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由C1-C2-L1-L2型转变为C1-C2-L1-L2-L3型。(3)兰州市老龄人口集中分布于黄河以南地区,呈现向西绵延的趋势。老龄人口比重分布圈层结构明显,比重峰值由“单中心”演变为“多中心”,各街区老龄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且比重差异较大。老龄人口高密度街区范围扩大,“双中心”结构显著,与城市整体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一致。(4)各街区间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趋于扩散并逐渐呈均匀分布,人口老龄化呈集聚趋势。老龄人口比重空间关联格局整体稳定,局部变化明显,“热点区”向东西方向延伸,但格局较为稳定,均位于老城区。“冷点区”位于老城区外围,街区数量减少,范围收缩,仅分布于城关及安宁两区。对上述人口老龄化演变特征的影响因素中得出:不同时期影响兰州市街区间人口老龄化差异的因子不同,且各类因子对老龄化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2000年,街区间老龄化差异多受自然因子及经济发展因子的影响,到2010年,除自然因子及经济发展因子外,还受到人口自身因子及文化教育水平因子的影响。作为今后人类社会的常态,在兰州市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转变传统观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全面实施人口生育新政策,有效改善人当前人口年龄结构,增加未来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为解决未来养老问题提供有利的人口环境。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社区服务为依托的新型家庭养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