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成为制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障碍。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的高度上,纳入国家战略,这体现了中央对于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全新部署。2010年12月21日,国务院首次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规划,2016年9月29日,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同意新增部分县(市、区、旗)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批复》,至此,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完整名录公布,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区数量为676个,占国土面积的53%。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指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的生态安全,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区域。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作为国家提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这一顶层战略中的一种,其落脚点在于“生态”二字,这是区别于其他主体功能区的本质特征,被列入其中的区域,将通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有效提高本地区生态安全保障水平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长期以来,T区以旅游经济闻名于世,但随之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一是生态环境超强度利用,T区每年统计的旅游人数高达几百万,人满为患的局面严重超出了T区的生态环境容量,威胁着T区的生态平衡;二是商业化运作过度开发,由旅游业引致的宾馆、饭店和娱乐城等服务产业的过度建设,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干扰度。一系列问题导致T区出现了生态环境脆弱、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严重后果,所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刻不容缓。T区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约束产业发展,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本文在阐明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的基础上,梳理出国内外在建设生态功能区方面的突出重点和有效实践,说明研究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基于研究生态功能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介绍了T区在创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方面的优势与面临的问题,并点明制约T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因素,根据问题与不足,结合T区优势,文章提出了创新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对策,包括划定生态红线严控开发强度、形成水源涵养型保护为根本的生态安全体系、编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绿色产业体系、高度重视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数据监测、企业监管、干部考核,最后,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