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本研究通过直接测序来检测乳腺癌、良性乳腺肿瘤散发病例中线粒体ND5基因变异发生情况。
2.分析线粒体ND5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相关性及其在乳腺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3.结合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探索存在于线粒体ND5基因上的肿瘤早期预警的分子标记。
方法:
1.标本收集:随机选取2007年4月-2008年4月期间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八院区就诊的乳腺癌患者74例(浸润性导管癌56例、导管内癌12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粘液腺癌2例、髓样癌1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74例(乳腺纤维腺瘤30例、乳腺腺病29例、乳腺纤维腺瘤伴腺病12例、乳腺炎性肉芽肿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收集这些患者术后新鲜乳腺组织标本,制成5微米厚HE染色冰冻切片,同时收集新鲜外周全血标本和每一例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
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切片,分离肿瘤组织和周围旁组织。蛋白酶K消化法提取所分离的病理组织和外周血标本的全基因组DNA。
3.PCR扩增:设计三对相互重叠的引物对线粒体ND5基因(1812bp)进行PCR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进行测序分析,以自身的外周血为对照应用DNA序列分析软件Condon Code Aligner、DNAStar等对乳腺癌和良性乳腺肿瘤组织中的线粒体ND5变异情况进行分析。
4.运用生物软件对ND5基因发生的错义突变进行保守性分析和跨膜结构预测,探讨ND5基因突变致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5.结合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如发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转移情况、患者家族史、既往肿瘤病史等分析比较乳腺癌和良性乳腺肿瘤患者的线粒体ND5基因变异,初步探讨线粒体ND5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结果:
1.本研究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均检测到线粒体ND5基因突变,在74例乳腺癌患者中,有12例(16.22%)检测到ND5基因突变共21个,全部为点突变,其中错义突变12个;在74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中,有12例(16.22%)检测到基因突变共25个,全部为点突变,其中错义突变8个。
2.乳腺癌中检测到的12个错义突变其中6个(50.0%)使其编码的氨基酸性质发生了改变,在良性乳腺肿瘤中检测到的8个错义突变其中2个(25.0%)使其编码的氨基酸性质发生了改变。
3. ND5基因上检测到的突变位点大多都发生在已经报道的多态性位点上。
4.BC16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检测到13920位点的异质性突变,且异质率不同;BC59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检测到12338位点的异质性突变,且异质率不同。
5.在应用生物软件对ND5跨膜结构进行预测分析时发现,C12338T、G13135A使ND5亚基跨膜结构发生了改变。
6.在乳腺癌组和良性乳腺肿瘤组共发现69个ND5基因变异位点,69个变异位点中65个(94.20%)为碱基之间的转换(包括T-C转换7个,C-T转换17个,A-G转换28个,G-A转换13个),碱基颠换只有4个(5.80%)(C-A颠换2个,G-T颠换1个,G-C颠换1个)。其中A13008G、C13468A、A13842G、C14136T、C13621T这5个变异位点未报道过与其它疾病相关。
结论:
1.本研究表明mtDNA ND5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和良性乳腺肿瘤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从BC16标本中检测到的13920位点和BC59标本中检测到的12338位点的异质率的变化可以看到mtDNA由野生型向突变型的转变过程,ND5基因突变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C12338T,G13135A这两个突变位点使ND5亚基跨膜结构发生了改变,可能导致线粒体呼吸链产能异常以及ROS产生增高、加重mtDNA损伤从而在乳腺肿瘤形成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3.线粒体ND5基因上发现的突变大多数为碱基之间的转换,这可能是mtDNA突变和ROS产生之间恶性循环使mtDNA受氧化损伤导致的,并且在乳腺癌所发现的ND5基因突变位点大多在已经报道的多态性位点,提示我们在疾病发生过程中,mtDNA随细胞能量代谢变化产生适应性改变,这种改变对肿瘤细胞生存非常重要。